第54章 火焰山百姓立生祠 圣婴大王改称火德星
【一】甘霖普降
火焰山深处的翠微谷迎来了三百年后的第一场晨露。赤红山体在晨雾中泛着青玉般的光泽,往日寸草不生的焦土上,星星点点的火纹草正顶开砾石,叶片边缘流转的冰蓝光晕与山壁上的火脉遥相呼应。红孩儿赤足立在新形成的青玉平台上,足下金莲印记与湿润的泥土相触,竟在焦土上催生出细小的火纹草。这种灵植通体赤红如焰,叶片边缘却泛着冰蓝光晕,触手清凉,正是地脉灵气与火灵本源调和的产物。
\"善财尊者请看!\" 土地公拄着桃木杖,杖头葫芦口正往外喷洒甘霖,指向山脚的平原。往日被三昧真火炙烤的荒原上,数百村民身着素衣,正在祭拜一尊新塑的神像。那神像脚踏风火轮,手持青玉如意,面目与红孩儿有七分相似,却多了宝相庄严 —— 眉心一点朱砂,唇角含笑,分明是铁扇公主持扇而立时的慈悲模样。神像底座刻着 \"南无火德光明尊\" 七个篆字,在朝阳下泛着温润的红光,字缝间渗透着罗刹族的护民咒文。
红孩儿翡翠右眼微微发热,天眼扫过跪拜的人群: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丝金线与神像相连,金线末端汇聚成河,反哺入火焰山地脉。更奇妙的是,曾被佛血污染的村民掌心渗出晶莹甘露,落地即生根发芽,在焦土上开出红莲。这些红莲的花蕊中,竟映着红孩儿幼时在火云洞为受伤小妖疗伤的场景 —— 那时的他不懂温柔,只会用火焰灼烧伤口,是母亲握着他的手,教他用芭蕉扇的清风包裹真火。
\"火德星君显圣了!\" 老农捧着陶碗接取甘露,碗中倒映的不是自己,而是红孩儿踏火而行的虚影。他的声音带着哭腔,浑浊的眼中映着神像胸前的火莲印记,\"当年圣婴大王火烧三十里桃林,如今竟能降下清凉露......\"
红孩儿喉头滚动,指尖抚过青玉平台边缘的刻痕 —— 那是母亲铁扇公主用精血刻下的《火德经》片段,每道纹路都在诉说 \"火灵自在,生克由心\" 的真谛。山风拂过,神像衣袂飘动如火焰,却无灼热之感,反而带来丝丝清凉,正如母亲当年用芭蕉扇为他扇去高热时的温柔。
【二】星君显圣
正午时分,红孩儿独自来到生祠前。新雕的神像高丈余,衣袂飘动如火焰,却无灼热之感。他指尖轻触神像袖口,忽然一阵清风吹过,祠堂前的十八盏铜铃无风自响,铃声里夹杂着铁扇公主的声音:\"孩儿,看脚下。\"
青石板缝隙中,一株火纹草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草叶舒展时,叶脉中流淌的竟是浓缩的三昧真火精华,赤红如血却不灼人,接触空气后凝结成赤色晶珠滚落,落地即化作小火莲。红孩儿忽然想起,三百年前母亲在积雷山密室中,曾用自己的精血混合女娲石粉,在每颗星砂中刻下 \"护民\" 二字。那时的他不懂,为何母亲总在月圆之夜独自擦拭焦黑扇骨,如今才明白,那些被他视为严厉的教导,都是为了今日的星火燎原。
\"火德星砂?\" 红孩儿想起老君在兜率宫的教诲,\"离火炼精,星火化煞......\" 话音未落,天际传来熟悉的火鸦鸣叫。八百只青红色灵鸟衔着晶珠盘旋,羽冠上隐约可见金箍印记 —— 正是当年被母亲用甘露救活的火鸦精魄所化。它们的啼鸣声中,红孩儿听见了母亲的叹息:\"火鸦虽为凶禽,亦可衔灯照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