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集市买猪记(第3页)
远远瞧见院子里的母亲陈秀芸,景辰瞬间兴奋起来,一路小跑过去,嘴里大声呼喊着:“妈妈!妈妈!我们从集市上把小猪买回来啦!您赶紧去厨房,拿点烧草灰出来撒一撒呀!”那清脆的声音里满是藏不住的喜悦与急切。
在景辰的老家,这片充满古朴韵味与传统习俗的土地上,流传着一些独特的讲究。若是家中有病人,全家人忧心忡忡,期盼着病人能早日康复;又或者是从热闹的集市上,欢欢喜喜地将小猪、小牛等家畜买回来,开启新一段的饲养生活。每当遇到这些情况,大家总会遵循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惯——撒上一些草木灰。
这草木灰看似普通,实则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在当地乡亲们的心中,它有着神奇的力量,能够驱散邪祟,保佑家人平安健康,庇佑新到家的家畜茁壮成长,为整个家庭带来祥瑞之气。所以,这样的举动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行为,更是一种深深扎根于心底的信仰与传承。
陈秀芸一眼瞧见陈锦松,只见他背上稳稳驮着小猪,手里还拎着新鲜猪肉。她不禁一惊,下意识地抬手猛拍了下大腿,紧接着跺了跺脚,满脸焦急与激动,脱口而出:“啊呦喂,你这是咋回事哟!咋背上背着小猪,手里又提着猪肉呢!你难道就不晓得,咱这儿的老规矩,买小猪的时候,可千万不能带着猪肉啊!这么多年,这习俗你咋就忘得一干二净啦!”
原来,在陈景辰他们老家,长久以来流传着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在购置新猪崽时,万不可同时购买猪肉;同样,当家里添购耕牛时,也绝不能带回牛肉。
老辈人讲,猪与猪肉、牛与牛肉,这两者之间仿佛有着一种无形的“相克”关系。一旦违背此规,买了相应的肉品,便会给刚到家的活牲畜带来厄运,甚至会将其“克死”。
这一说法,并无科学依据支撑,也许只是农村在漫长岁月里遗留下来的一种陋习。但即便如此,它却深深扎根于当地百姓心中,成为大家在生活中自觉遵循的一种传统。
陈锦松一听,顿时有些尴尬,下意识地抬起手挠了挠头,脸上浮现出一抹略带憨态的傻笑,赶忙解释道:“啊,我确实听老辈人提过这事儿,可当时就觉得呀,那大概只是老人们茶余饭后闲聊打趣说的,没把它真正放在心上。后来在集市买猪肉的时候,脑子里光想着家里人爱吃啥,压根儿就没记起还有这么个习俗。这不,直到你刚才这么一说,我这才猛地反应过来。”
陈秀芸微微皱起眉头,无奈地摆了摆手,紧接着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唉,罢了罢了。老天爷一向是慈悲为怀、明察秋毫的,你也是无心之失,不知者无罪嘛。想来应该不会因为这点疏忽,就降下多大的问题,但愿一切都能平平安安的吧。”说罢,她神色稍缓,眼神中仍带着一丝隐隐的担忧。
陈景辰瞪大了眼睛,满脸写着惊讶,忍不住脱口而出:“啊?妈,真没想到,在咱们老家,就买只猪居然都有这么多讲究和规矩呀?”那模样,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眼中满是好奇与疑惑。
陈秀芸轻轻拍了拍景辰的肩膀,神情认真而温和,缓缓说道:“孩子啊,有些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你可以在心里保留自己的看法,不一定要全然相信,但是绝对不能不尊重。你想想,这些规矩和讲究,能在咱们老家流传这么多年,肯定是有它的道理。古人早就说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咱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就得尊重老辈子留下的传统。这不仅仅是对先辈的敬重,也是对咱家乡文化的传承。万一因为不重视这些,出了什么差错,心里总归是会有些膈应的,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或许,这在有些人眼中不过是农村延续已久的一种陋习,并无实际依据可言;又或许,真应了那句“不知者无罪”的道理。当时,陈锦松违背了买猪不能带猪肉的习俗,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只被带回家的小猪非但没有如传言般遭遇厄运死去,反而在日后的日子里茁壮成长。
这只猪仿佛带着一种神奇的活力,每年都会如期生下两窝小猪崽。那些粉嫩可爱的小猪崽,就如同一个个希望的火种,给这个家带来了别样的生机。在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这些小猪崽成为了支撑陈景辰读书的重要经济来源。每一次卖小猪崽换来的钱,都化作了陈景辰书本费、学费,助力他一步步在求学之路上迈进。
时光悠悠流转,陈景辰从懵懂孩童渐渐长大,一路勤奋苦读。直至他踏入大学校门,开启人生新旅程时,那只见证了他成长的猪,才在岁月的流逝中,安详地老死。它的一生,不仅为这个家带来了物质上的支持,更成为了陈景辰记忆中一段温暖而难忘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