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考上县重点初中(第2页)

父亲则利用农闲时间,四处打听县城重点初中的招生信息,为景辰收集复习资料。尽管家里经济并不宽裕,但父亲还是毫不犹豫地拿出辛苦积攒的钱,为景辰购买学习用品。每当景辰因为学习压力大而感到沮丧时,父亲总会用那宽厚的手掌拍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儿子,别灰心,只要你努力,爸爸相信你一定能考上。”父母的关爱与支持,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景辰前行的道路。

在学校里,景辰也遇到了许多给予他帮助和鼓励的老师和同学。班主任李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和蔼可亲的老师。她发现了景辰的潜力和努力,对他格外关注。在景辰备考期间,李老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为他辅导功课,解答疑难问题。她不仅传授给景辰知识,更教会他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鼓励他要相信自己,勇敢追求梦想。

景辰的同桌艺帆,也是他学习上的好伙伴。艺帆成绩优异,性格开朗,两人经常一起讨论学习问题,互相分享学习心得。在景辰遇到挫折时,艺帆总是第一个给他打气加油,让他重新振作起来。同学们之间的这种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氛围,让景辰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考上重点初中的信念。

然而,备考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一次模拟考试中,景辰的数学成绩意外地不理想。看着试卷上那刺眼的分数,他的心情犹如坠入了万丈深渊。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自己根本就不适合学习,是不是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

那段时间,景辰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痛苦之中。他变得沉默寡言,对学习也失去了往日的热情。母亲察觉到了他的异样,心疼地询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景辰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委屈,将考试失利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轻轻地抱住他,安慰道:“儿子,一次考试失利并不能说明什么,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关键是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重新站起来。”

听了母亲的话,景辰的心中豁然开朗。他想起了自己的梦想,想起了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期望。他告诉自己,不能就这样被挫折打倒,要勇敢地面对困难,继续前行。于是,景辰重新振作起来,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了调整,针对数学科目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终于,小考的日子来临了。那天清晨,阳光明媚,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也在为景辰加油助威。景辰早早地起床,穿上母亲为他洗净的衣服,怀揣着满满的信心,走进了考场。

考场上,景辰沉着冷静,仔细审题,认真作答。他的笔尖在试卷上飞舞,仿佛在书写着自己的未来。每一道题,他都全力以赴,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出来。语文考试中,他文思泉涌,笔下的文章如行云流水;数学考试时,他思维敏捷,难题在他面前迎刃而解;英语考试,他听力清晰,答题准确无误。

两天的考试结束后,景辰走出考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无论结果如何,他都不会后悔。接下来的日子里,景辰一边帮着父母做农活,一边焦急地等待着考试成绩的公布。

等待录取消息的日子,仿佛时间被拉长了无数倍,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斥着漫长与煎熬。景辰的心,如同悬在半空的风筝,随着未知的结果而忐忑不安。

终于,在一个阳光倾洒、万物生辉的午后,静谧的村子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广播声打破。“景辰同学,你被县城重点初中红河一中录取啦!”这声音,如同春日里的一声惊雷,又如黑暗中骤然点亮的明灯,瞬间穿透了村庄的每一个角落。

这个消息,恰似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重磅炸弹,刹那间,在村子里激起千层浪。原本各自忙碌的村民们,脸上纷纷浮现出惊喜与喜悦,他们迫不及待地放下手中的活计,纷纷朝着景辰家的方向涌去,那急切的脚步,仿佛要将这份喜悦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景辰一家。

人群中,一位头发花白、面容和蔼的村民,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欣慰的笑容,率先开口说道:“咱可都是看着景辰这孩子长大的呀!打小起,景辰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一直都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平日里,见着长辈,老远就主动打招呼,那小嘴跟抹了蜜似的,甜得很。家里家外,只要能帮上忙的,他从不喊累,总是抢着干活,邻里乡亲谁不夸他懂事。”

说到这儿,这位村民顿了顿,眼中满是赞赏,提高了音量接着道:“而且啊,这孩子学习上更是没得说,成绩一直都优秀得很。每次考试,在咱这洛恩小学,那都是名列前茅。平日里,见他一有空,就捧着本书,看得那叫一个入迷。别的孩子在外面玩耍,他却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那股子钻劲,真是让人佩服。”

他环顾了一下四周,感慨地说:“如今呐,景辰考起了县重点初中,这可真是给咱村里争了大光!咱村向来重视孩子的教育,可这么多年,能考上县重点初中的,那也是屈指可数。景辰这孩子,就是咱村孩子的榜样!以后啊,咱村的娃娃们,都得向景辰学习,说不定啊,将来都能走出咱这小村子,去大城市里闯荡出一番大事业!”

景辰听到这个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愣了几秒钟,然后激动地跳了起来。母亲陈秀芸在一旁喜极而泣,父亲陈锦松则笑得合不拢嘴,不停地说着:“我就知道,我儿子一定行!”景辰看着父母那满是皱纹却洋溢着幸福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喜悦。他知道,这个好成绩不仅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更是家人、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支持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