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善意的付出与复杂的人心(第3页)

景辰微微皱起眉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继续说道:“现在,我们也只能期望叔叔能够明白爸爸的一番苦心,是个懂得知恩图报的人。毕竟爸爸也是看叔叔家日子艰难,才想尽办法去帮衬。希望叔叔能珍惜这份兄弟情谊,别辜负了爸爸的好意。”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景辰怎么也想不到,他满心期待的叔叔,竟是个不折不扣的白眼狼。在之后的日子里,叔叔的所作所为,彻底寒了他们一家人的心,也让这段原本就复杂的亲情,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一开始,陈施泽对哥哥的帮助满心感激。他看着哥哥一趟趟给自己送黄土,把珍贵的柴火借给自己,还把林地给自己,心里感动不已。每次见到哥哥,都拉着哥哥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哥,多亏了你,要不是你,我都不知道这房子该怎么修。”陈锦松看着弟弟感激的样子,觉得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心里也很欣慰。

可日子一长,陈施泽渐渐习惯了哥哥的帮助。他开始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对哥哥的态度也有了微妙的变化。有一次,陈锦松去弟弟家看看烧砖的进度,陈施泽正坐在院子里悠闲地抽烟,看到哥哥来了,只是抬了抬头,淡淡地说:“哥,你来了。砖烧得差不多了,不过还缺点柴火,你再回去看看有没有,给我送点来。”陈锦松听着弟弟这近乎命令的语气,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想着弟弟的房子还没修好,还是点点头答应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施泽变得越来越得寸进尺。砖烧好后,他又觉得盖房子还需要些木料,于是又找到陈锦松:“哥,你看这房子要盖起来,还缺不少木料呢。你家不是还有些备用的吗?给我用用呗。”陈锦松面露难色:“弟啊,我家那木料是留着以后说不定有用的,而且之前给你的那些东西,已经让家里有点紧张了。”陈施泽一听,脸色立刻变了:“哥,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吧,之前都帮了,现在这点忙都不帮?你看着我这房子盖一半,你忍心?”陈锦松无奈之下,只好又把家里备用的木料给了弟弟一些。

陈锦松的妻子陈秀芸知道这件事后,彻底爆发了。她哭着对陈锦松说:“你看看你,把家里的东西都给了他,他还不满足。咱们自己家的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你到底有没有考虑过我们?”孩子们也纷纷指责父亲:“爸,您不能再这样惯着叔叔了,他太过分了!”陈锦松看着家人伤心失望的样子,心里也很痛苦,他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陈施泽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觉得哥哥一家越来越小气。有一天,他又来到陈锦松家,说房子盖好后还需要些钱买家具,让陈锦松再借给他一些。陈锦松这次终于忍不住了,他严肃地对陈施泽说:“弟,我之前帮你,是看你日子不好过。可你不能没完没了啊,我也有自己的家,也要为他们考虑。之前给你的东西,已经是我能做的极限了,这次我真的没办法再帮你了。”

陈施泽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好啊,陈锦松,我就知道你靠不住。之前帮我都是假的,现在看我房子快盖好了,就不想管了。你这个当哥的,太让我失望了!”陈锦松也气得浑身发抖:“我怎么就靠不住了?我为你做了那么多,你不但不感激,还变本加厉地索取。你有没有想过我的难处,有没有想过我家人的感受?”兄弟俩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

激烈的争吵如一场狂风骤雨般停歇后,陈锦松独自一人呆坐在院子里,四周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寂静得让人有些心慌。月光如水,冷冷地洒在他那略显佝偻的身躯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孤独的影子。此时的他,内心犹如翻江倒海一般,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当初决定帮助弟弟的时候。那时,每次看到弟弟家那摇摇欲坠的土坯房,看到父母跟着弟弟在破旧的茅草屋里艰难度日,他的心中便涌起一阵刺痛。他的初心,纯粹而又简单,只是满心希望弟弟一家能摆脱困境,过上安稳、富足的好日子。他想着,自己作为兄长,生活条件相对好一些,理应伸出援手,拉弟弟一把。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原本出于善意的帮助,如今却演变成了一场激烈的家庭纷争。弟弟不仅没有如他所愿过上好日子,反而对他的帮助产生了过度的依赖,甚至变得贪得无厌。而他自己的家人,妻子的埋怨、孩子们的不满,都让他感到无比的愧疚和自责。

陈锦松深深地意识到,在帮助弟弟的这条路上,自己或许真的犯了一些严重的错误。他的帮助方式可能过于直接和无节制,让弟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依赖的习惯,失去了靠自己努力改变生活的动力。更为重要的是,他在一心想着帮助弟弟的时候,却忽略了自己家人的感受。他没有考虑到妻子起早贪黑背回来的柴火,那是一家人生活的保障;没有想到院子里的黄土,原本可以为儿子未来盖房所用;也没有顾及孩子们对家庭资源分配的看法。他一心扑在弟弟的事情上,却在不经意间伤害了自己最亲近的人。

想到这些,陈锦松的心中充满了懊悔。他明白,自己必须做出改变,既要妥善处理与弟弟的关系,又要挽回家人对他的信任和理解。可是,该如何做才能弥补这一切呢?这个问题,如同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