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没事,小伤(第2页)
陈景辰听得认真,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着。他知道王标献是出了名的“细节控”,去年有个项目因为安全资料里漏了个安全员的签字,被他打了回票,说“安全无小事,资料就是证据链,断了一环都不行”。
轮到七直管时,陈景辰深吸一口气,把资料推到中间:“我们的资料分了三大块:大机设备、临边防护、人员培训……”他特意翻到铝模板的部分,“这块是新型材料,我们参考了厂家的安全规范,结合现场实际做了补充,您看看有没有问题。”
王标献拿起铝模板的资料,一页页仔细看,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会议室里静悄悄的,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鸟叫。陈景辰的手心微微出汗,像学生在等待老师打分——这部分资料是他和施清研一起整理的,若是被指出问题,总觉得对不住那份认真。
“做得不错。”王标献终于抬起头,嘴角难得扬了扬,“特别是这里的安装角度示意图,标得很清楚,连工人的站位都画出来了,直观。”他指着其中一页,“就是这页的验收日期,最好用大写,小写容易被篡改,虽然咱们不会这么做,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谢谢王总监,我等会儿就改。”陈景辰松了口气,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八直管的资料由王鑫和潘大为负责讲解。王鑫性子活,讲得生动:“我们的临边防护创新了下,在防护栏上贴了反光条,晚上也能看清,还拍了夜间效果的照片……”潘大为则补充细节:“这些反光条的材质报告在这里,符合国标,耐候性达标的……”
两人一唱一和,把资料讲得既全面又有趣。陈景辰看着他们,想起自己和施清研以前也是这样——他负责现场检查,她负责资料整理,遇到问题就凑在一起讨论,常常争得面红耳赤,却总能找到最优解。
安装一分公司的杨学前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资料却做得滴水不漏。他的电缆敷设安全记录,连每米的绝缘电阻值都记得清清楚楚:“这是用摇表测的,每天测三次,早中晚各一次,数据波动不超过0.5兆欧……” “专业。”王标献赞了一句,“安装的电老虎最容易出问题,就得这么较真。”
不知不觉,窗外的天色暗了下来。王标献按下开关,会议室的顶灯“唰”地亮了,暖黄的光线洒在资料上,像给每一页纸都镀了层金边。杨学前出去买了盒饭,大家边吃边讨论,米饭的香气混着油墨味,竟也有种特别的踏实。
“现在开始合并资料。”王标献放下盒饭,擦了擦手,“比如各直管部的人员培训记录,可以按‘公司级、项目级、班组级’分类合并,这样专家看起来一目了然……”
他拿起剪刀和胶水,示范着如何把重复的表格剪掉,保留核心内容:“安全资料不是越多越好,是越精越好。要让专家一眼就能看到我们的亮点,比如景辰他们的铝模板管理,鑫子他们的反光条创新……”
陈景辰跟着剪剪粘粘,手指被纸张划了道小口子,渗出血珠,他往嘴里吮了吮,又继续干活。王鑫见了,递来个创可贴:“小心点,资料重要,手也重要。”
“没事,小伤。”陈景辰笑着贴上,想起在工地时,手指被钢筋划破是常事,施清研的抽屉里总备着创可贴,说“安全人得先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