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披星戴月

2022年的秋意是裹着山雾来的。九月初的每个清晨,牛场项目的工地上都弥漫着湿漉漉的寒意,草叶上的露水能打湿裤脚,远处的塔吊在雾里只剩个模糊的剪影,像头沉默的巨兽。陈景辰踩着五点半的露水出门时,项目部的彩钢板房还浸在墨色里,只有他宿舍的灯亮着,像颗孤悬在山野里的星。

“又这么早啊,陈工。”守夜的老黄从岗亭里探出头,手里捧着个搪瓷缸,热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这天儿越来越凉了,得多穿点。”

陈景辰扯了扯工装外套,把被风吹开的领口系紧:“没事,走两步就热了。”他的靴底碾过结着薄霜的土路,发出“咯吱”的轻响,手里攥着的安全巡查表已经被体温焐热了边角——上面列着三十七个检查项,从临边防护到配电箱接地,密密麻麻,像张摊开的网。

第一个去的总是边坡作业区。九月是土方施工的关键期,挖掘机和装载机没日没夜地轰鸣,边坡的稳定性成了悬在头顶的剑。陈景辰沿着临时挖出来的台阶往上爬,露水顺着安全帽的系带往下滴,落在脖子里,冰凉刺骨。他用随身携带的卷尺量了量坡顶的沉降观测点,又蹲下身查看坡脚的排水沟,手指插进浑浊的水里,摸到块松动的石块,心里顿时一紧。

“李师傅,这沟得清了!”他冲正在操作挖掘机的老李喊,声音被机器的轰鸣吞没了大半。他只好爬上挖掘机的操作台,拍了拍老李的肩膀,指着沟里的淤塞物比划。老李摘下耳罩,咧嘴笑了:“陈工比闹钟还准,我这就喊人清!”

陈景辰看着老李跳下去招呼工人,才转身往钢筋加工区走。刚铺的碎石路被露水浸得湿滑,他走得格外慢,眼睛却没闲着——扫过堆码的钢筋,看绑扎的铁丝是否松动;瞟向切断机的防护罩,确认没有被拆卸的痕迹;连地上散落的钢筋头都弯腰捡起来,扔进旁边的废料箱。“小心扎脚。”他对路过的工人说,对方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谢陈工提醒!”

太阳爬到山顶时,他的巡查表已经填了大半。额头上的汗混着露水往下淌,在下巴尖汇成水珠,滴在表格上,晕开小小的墨点。他找了块背风的石头坐下,掏出皱巴巴的馒头啃了两口,就着冷水咽下去。远处的玉米地在晨光里泛着金浪,风过时“沙沙”作响,像在替他喘口气。

中午的项目部会议室里,永远挤满了人。新进场的工人穿着五花八门的衣服,带着旅途的疲惫和对新环境的好奇,坐在临时搬来的木板凳上。陈景辰站在前面,手里拿着安全教育的ppt,投影仪的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斑。

“大家看这张图,”他指着屏幕上脚手架坍塌的照片,声音因为连续讲解而有些沙哑,“这就是没按规范搭设的后果,去年在邻县,就因为少拧了两颗螺栓,脚手架塌了,三个工人……”他顿了顿,看着底下工人瞬间绷紧的脸,放缓了语气,“所以我们规定,脚手架搭设必须做到‘横平竖直’,立杆间距不能超过1.5米,扫地杆离地不能超过20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