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披星戴月(第3页)
九月中旬下过一场连阴雨,他披着雨衣在现场守了两天两夜,盯着工人加固边坡,疏通排水沟,直到确认没有滑坡风险才敢回宿舍,脱下雨衣时,里面的工装能拧出水来。
九月底迎检,他熬了三个通宵补资料,打印机在旁边“咯吱咯吱”地响,像在替他喊累,最后把所有资料码得整整齐齐,堆起来有半人高。
十月初有新设备进场,他跟着厂家的人学操作,记参数,直到能闭着眼睛说出每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手上被机油染得洗不掉,指甲缝里永远嵌着黑泥。
十月中旬的安全教育培训,来了个六十岁的老工人,耳背,听不懂普通话。陈景辰就找了个本地的工人当翻译,一句一句地讲,手把手地教,直到老人能准确指出禁止标志,才在培训记录上签下名字。
……
十月最后一个傍晚,陈景辰在边坡上检查完最后一处防护,坐在石头上歇脚。夕阳把他的影子缩成一团,落在脚边的黄土里。远处的玉米地已经收割完了,露出光秃秃的田埂,像幅褪色的画。他掏出手机,想看看日期,却发现屏幕碎了道缝——大概是那天修配电箱时磕的,他居然现在才发现。
手机相册里存满了工地的照片:清晨的雾、正午的太阳、傍晚的霞光、深夜的灯;工人的笑脸、整改的隐患、验收的设备、培训的场景……他翻着照片,忽然觉得鼻子有点酸。
这两个月,他没回过一次家,母亲打来的电话总是匆匆说几句就挂断;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枕头边永远放着闹钟和手电筒;没吃过一顿安生饭,不是在现场啃馒头,就是在办公室扒拉几口冷掉的菜。
可他看着远处正在拆除的脚手架,每根钢管都码得整整齐齐;看着新进场的工人熟练地系着安全带,脸上带着从容的笑;看着巡查表上的“隐患”越来越少,“合格”越来越多,心里又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
老黄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递给他一瓶饮料:“快十一月了,能松口气了。”
陈景辰拧开饮料瓶瓶盖,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带着点微苦的甘醇。他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空,星星又开始一颗接一颗地亮起来,像撒了把碎钻。
“是啊,快了。”他轻声说。
远处的挖机还在缓缓转动,工地上的灯次第亮起,连成一片温暖的光海。陈景辰知道,明天的太阳还会照常升起,他还会踩着露水去巡查,中午还会给新工人做培训,晚上还会在办公室整理资料。
辛苦吗?当然辛苦。
值得吗?看着这片正在慢慢变成模样的工地,想着那些平平安安下班的工人,他觉得,值得。
饮料瓶在手里微微发凉,陈景辰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土,往办公室走去。今晚的资料还没整理完,明天的巡查表还没列好,他的脚步依旧沉稳,像这片土地上每一个默默付出的人,在夜色里,坚定地走向下一个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