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想学吉他的我得到了一把二胡(17)(第2页)
柯施安静地听着,时不时“嗯”一声表示回应。
虽然话不多,但眼神始终专注,显然不是敷衍。
说到口干舌燥,许迩才想起要关心一下柯施:“哥哥,海岛好玩吗?”她凑近屏幕,突然惊讶地瞪大眼睛,“咦,你怎么变黑了?”
柯施:“......”
他默默摸了摸自己被晒黑的脸颊,闷闷地回答:“这边很热,有海,可以游泳。”
其实他并不喜欢沙滩上黏糊糊的感觉,也不爱海水咸涩的味道,大多数时间还是躲在房间里。
“哥哥,你给我带礼物了吗?”许迩突然。
这可是天大的事情。
柯施点点头,她的话他都记着。
所以长辈在给他买东西的时候,他还会给许迩再买一份。
“那你有没有给我买东西?”柯施反问许迩。
许迩的小脸顿时僵住了。
她眼神飘忽,最后急中生智:“我...我问问婶婶能不能送我们一只小羊!我们带回家养好不好?”
柯施:倒也不必...他就知道她没想起来他。
后面还是时间有些晚了,奶奶来叫许迩回屋睡觉。
“哥哥,不和你说了,奶奶叫我啦!”许迩对着镜头挥手,“我们过完年见哦!”
她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结,朦胧间还会看不清她的小脸。
————————
这个春节对许迩而言,是记忆中最热闹、最温暖的一个年。
。从未有这么多亲人围绕在身边,欢声笑语填满了老宅的每个角落。
老家没有禁放烟花爆竹的限制。
除夕这天,许迩欣赏了一场特别盛大的烟花秀。
她被堂叔高高抱起,璀璨的烟火在她澄澈的眼眸中明明灭灭,映出一片星河。
“哇——”许迩仰着小脸,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
作为第一次回老家过年的小宝贝,许迩成了全家人的今年的重点关照对象。
她那张甜滋滋的小嘴更是把吉祥话说得滚瓜烂熟,哄得长辈们们眉开眼笑,争相往她怀里塞红包。
就连年长些的堂哥堂姐们也有所表示。
晚上回到房间,许迩盘腿坐在炕上,认认真真地数着红包,又把它们整整齐齐地码好交给奶奶保管。
“奶奶,这是我的宝贝,你要帮我收好哦!”她一本正经地叮嘱道,逗得老太太直笑她是“小财迷”。
年后,一家人又去逛了当地的名胜古迹。
这次许迩总算记得给柯施带礼物了,看到什么新奇玩意都要买双份。
然而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
老爷子的大哥终究没能等到春天的到来。
这是许迩第一次直面亲人的离世。
昨天还笑眯眯摸她头的大爷爷,今天就永远闭上了眼睛。
新年的喜庆被浓浓的哀伤所取代。
对老爷子他们兄弟姐妹而言,大哥不仅是兄长。
母亲早逝,父亲常年在外奔波,是大哥一手将他们几个弟弟妹妹拉扯长大。
长兄如父,不外乎是。
许迩虽然年纪小,却也感受到了这份沉甸甸的悲伤。
她安静地跟在奶奶身边,看着大人们忙前忙后地操办后事。
夜里,老太太陪她睡觉时,许迩小声问道:“奶奶,大爷爷是不是再也不回来了?”
“只要我们心里记着他,大爷爷就永远不会离开。”老太太轻抚着孙女的头发。
死亡这个课题,无论经历多少次都难以坦然面对。
所幸大哥走得很安详,在睡梦中离去,儿女们都陪在身边,算是喜丧。
白事办得隆重而体面。
作为民乐世家,连鼓乐班都不用外请。
哀伤的唢呐声在院落中回荡,许迩不自觉地揉了揉耳朵。
“爷爷,那个人吹的和哥哥一样的乐器!”许迩指了指乐班里的唢呐手,声音里带着惊讶。
随着唢呐声渐弱,凄婉的二胡声又起。
许迩的眼睛瞪得更大了:“爷爷,还有我学的二胡!”
“是啊。”老爷子将孙女搂在怀里,轻声问道,“知道为什么要演奏这些曲子吗?”
许迩摇摇头。
她不明白为什么悲伤的事情要配上这么热闹的音乐。
“这是在用音乐送大爷爷最后一程啊。”老爷子的目光望向远方,声音低沉而温柔,“每一个音符,都是我们对大爷爷的思念。”
乐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像是在诉说一个长长的故事。
音乐有声,但思念无声。
许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夜风拂过院中的白幡,带起一阵轻微的沙沙声。
————————
葬礼结束后,回水乡的行程很快提上日程。
担心特产太多不便携带,老两口提前将大部分行李邮寄了回去。
临行前的最后一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了最后一顿饺子。
几个孩子凑在一块儿,依依不舍地围着许迩。
他们七嘴八舌地问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妹妹,你过年还会再回来吗?”
“妹妹为什么不能回来住啊,那我们就能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