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母慈子孝(第2页)

“至于那些反对出兵之人,只是为了多几年享受而已。”

他的声音响彻全殿,有些官员羞愧地低下头。

“不错。”熙和帝沉吟半晌,终于松口道:“好,杨爱卿,朕决定出兵,你觉得谁领兵合适?”

杨悠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早就计划好了:“陛下,臣认为卫平大将军可用,先锋官可用周璐,而监军者,臣愿前往。”

熙和帝却不同意他的建议,沉吟半晌道:“这样,沈岳为大将军,方平与周璐为先锋官,至于监军官用朱文玉吧。”

杨悠未还来得及说话。

郝太师上前一步道:“陛下不可。一直都是杨大人与二王联系,如果贸然换人,我怕二人会起疑心,这样,我愿为监军,杨大人随我为副监军如何?”

“太师说笑了。太师是朝廷栋梁,朝廷如何离得了你?”熙和帝一笑:“那杨悠为监军吧,副监军还用刘谌吧。”

“是,陛下。”杨悠知道也只能这样了,便不再据理力争。

退朝后,杨悠随郝太师来到太师府的书房里。

郝太师挥手让下人退下。

“老师,到底怎么回事?”杨悠渡江以后,曾拜郝信阳为师,所以便一直称他为老师,现在他迫不及待地问道。

“哎。”郝太师叹气:“一些小人祸乱朝纲。”

“怎么回事?”

“以礼部尚书为首的一些人认为我朝刚刚建立,不应北伐。刚开始陛下还挺坚定,后来他们搬出了...”郝太师却没敢说下去。

“难道是...”杨悠伸出两个手指头来,用口型道:“二圣?”

郝太师点头,看了看周围,轻声道:“他们说陛下想要北伐,朝廷哪里容得下三个皇帝的。”

一句诛心,杨悠都能想象到这句话对熙和帝的冲击有多大。

他在南渡的时候,曾告诉过段锦如何来利用二圣,但如今段锦却并未打出二圣的旗帜来,看样子二圣还在羌人手里。

但这次临走,他又告诉自己父亲可能找到了,那是否也说明二圣也在他手里呢?

杨悠脸色变得苍白,这盘棋自己可能真要输了,而且还是拱手让出去的。

“阿冉?阿冉?”

杨悠听到老师叫他,回过神来:老师?”

郝太师也不计较他走神的事,只是叹气:“知道陛下为何转变态度了吧。”

杨悠点头:“明白了,但他又不愿偏居一方,所以才如此矛盾。”

“阿冉,慎言。”郝太师见他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忙呵斥道:“别揣摩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