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甲申国难(第2页)

 赵一清:?

 不是说康熙的执政能力还算可以吗?

 为何这样说。

 【康熙四十六年。

 康熙看到几个皇子给他写的请安奏折文句不通顺。

 便认为是老师徐元梦不尽心教诲导致的。

 他就下令。

 让所有儿子站在一旁监督。

 由乾清门侍卫仗责徐元梦三十。】

 赵一清:???

 “不是,有病吧!你儿子文句不通顺,跟老师有什么关系。

 那这样,我没考上清北。

 是不是也是老师的问题。

 尊师重道,尊师重道!

 我都知道!”

 完全不解。

 “如果老师能有这么大本事,把你儿子个个培养成顶级文豪。

 那老师是神,不是人。

 每个人的智商都是注定的。

 老师再好,他智商就那样。

 注定素养不行。”

 赵一清扒着评论,继续吐槽,“真不敢相信。

 这种水平的皇子,从六岁开始,便要凌晨五点到书房读书。

 啥玩意吗?

 看起来也就走个形式。

 表面努力而已。

 清朝皇室有出什么大文豪吗?

 没有吧!

 真不知道教育了个啥,听说康熙不还是让他儿子每本书都要抄一百遍吗?

 嗯,怎么说呢!”

 【当着学生的面,仗责老师。

 而这些学生能学成什么德行,应该是不难想象。

 到康熙五十二年,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前。

 又再一次侮辱了这位倒霉透顶的老师。

 而当时徐元梦至少已经为清朝皇室服务近三十年。

 不知道为什么事情。

 胤礽对这位年龄可能已经超过六十岁的老师破口大骂。

 甚至一直骂到了对方的父母。

 还把对方丢进河里。

 随即又拉出来进行殴打。

 而康熙知晓此事后,他恼怒的不是儿子胤礽的禽兽之行。

 他恼怒的是儿子胤礽在辱骂老师时。

 竟敢背对着自己。

 ‘一代明君’竟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儿子。

 这样教导出来的孩子。

 内心毫无尊师重道之心。

 本质上应该就是衣冠禽兽。

 不管他们多么有学问。

 武艺多么高强。

 多么有所谓治国的才能。

 都无法摆脱。

 康熙培养出这么一批毫无人类心肝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