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if线汉朝七日游(11)(第2页)

 诸大臣:......

 不如赘婿呢!

 司马相如本就苍白的面上更是增添了几分雪白。

 【“按照小说的结尾。

 夫妻二人本应该和和美美,甜蜜一生。

 是被后人所铭记的佳话。

 可惜!”】

 刘彻眉一动。

 难道是因为自己宣对方来长安?

 【“喜剧的背后往往是悲剧。

 汉武帝在看到对方所作的《子虚赋》后大喜,立即宣布对方进京。

 在问到对方如何能作出《子虚赋》如此佳作时。

 司马相如自信地表示,自己所作的《子虚赋》不过是写诸侯王打猎之事。

 若能允许他再写一篇天子打猎的辞赋。

 就更好了。

 于是,《上林赋》应运而生。

 《上林赋》不仅在内容上与《子虚赋》相衔接,而且文字辞藻更加华美壮丽。

 汉武帝看后大喜。

 直接司马相如封为侍从郎。”】

 负心郎?

 很好,大家又新学了一个词语。

 【“做了官,又备受刘彻喜爱的侍从郎岂会记得家中的妻子呢!”】

 从未提及。

 虽然男人之间相见,提及家中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

 但这也不是司马相如至今没接卓文君的理由。

 尤其是对方为了他,遭受的各种罪。

 早朝就在这不尴不尬的氛围内结束。

 赵一清默默跟在刘彻身后,直到走到没人的角落。

 她才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惊喜。

 “武帝,后世的良种到来。

 您看,放在哪里合适?”

 “就放在未央宫里。”

 “啊!”

 刘彻一锤定音。

 他赶紧派人通知大司农,以及朝中一干能臣。

 而看着眼前的小麦种、水稻种,刘彻依然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大司农则死死地盯着红薯秧苗。

 一口气没呼吸上来。

 晕了过去。

 这边,赵一清还在念着红薯种植指南。

 当她看见一头发花白的老头晕了过去时,心头一颤,开口的语气更是惊疑,“这位......大司农......没事吧!”

 刘彻掐着虎口,声音冷静,“过于激动罢了。”

 “啊!”

 赵一清看着自己手里的红薯种植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