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if线汉朝七日游(完)

翌日,赵一清把买来的书籍放在刘彻面前。

“这是种植方面的知识,这是养殖,这是......”

也在看见这些书籍后。

刘彻急切地走到这些书面前。

他伸出手,仔细地抚摸着书本上的墨痕。

赵一清也观察到大家惊愕的目光。

这才想到如今的纸张还没出现,印刷术更是要等到宋朝。

“这是纸,由东汉蔡伦研究改造而成。“

望着刘彻不可置信的目光。

她可耻地弯了下嘴角,“我要是说我真忘记了,您信吗?”

刘彻想甩个白眼。

但他专注地摸着纸张,全身心都凝视着纸,以及纸上的文字。

赵一清和煦微笑,”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被誉为我国四大发明。

造纸和印刷术都在我购买过的书籍里提到过。

您让匠人研究即可。

还有种子。

我买了很多蔬菜和水果的种子。“

“谢谢!“

刘彻眼神认真且郑重。

红薯、土豆、玉米......每一样都能让他在历史中填上更好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不敢想象。

这些亩产千斤的良种全部推广到民间后。

百姓不挨饿。

粮食会有盈余。

人口数量便会增加。

这一次,刘彻很自信,他会做的比历史中的他更好。

赵一清也在一旁仔细思考还有什么未说的东西。

时间悠悠转转。

赵一清被刘彻带出宫,天子出游。

“这就是汉时的长安啊!”

刘彻笑了笑。

“难道还有假?“

也就是刘彻知晓,赵一清的心声只有在皇宫中才会有用。

否则,他是绝不可能带对方出来游玩的。

不过看着来来往往的百姓。

安居乐业的生活不由得让他面色红润起来。

可凡事别对比。

赵一清默默跟着刘彻闲逛。

而随着见识到的越来越多,内心也禁不住揪了起来。

这里......很少有胖子。

准确说,便是现代标准体重,都很少。

放眼望去,大家都很瘦。

这种瘦,她只有在历史影片中才会看到。

很不可思议。

就算对她来讲,填饱肚子也才两代人而已。

可......

她也只是从影像或书籍的寥寥几语中知晓。

万没有眼见为实来的剧烈。

更重要的一点,这是长安。

最繁华的长安。

其他地方呢!

其他地方的百姓呢!

“想买什么?”

刘彻看着不远处的工艺品,开心地问着赵一清。

后世的孩子带来这么多无价之宝。

他更不会抠搜。

带回去的礼物早已准备好。

听到声音,赵一清勉强打起精神。

她恍惚着上前,观赏着周围。

可赵一清知道,她心早就不知飞往何方。

她只能说,就算如汉武帝。

可百姓也只是活了稍微比先前好了那么一点点而已。

从来没有清晰地感知到。

何为封建王朝。

她想回家了。

七天的时间,几乎一闪而过。

赵一清是怎么来的。

就是怎么走的。

三年后,红薯、土豆、玉米等高产量作物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

粮食的饱腹。

还有食材的丰富。

他们真的再也不用饿肚子了呢!

老人吃着烤红薯,余光注意着猪圈里吃着红薯藤的白皮猪。

又是丰收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