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李服膺撤退
在南口失守之前,阎锡山就和自己的心腹讨论过关于察哈尔省沦陷后如何守住山西的问题,经过多次探讨,阎锡山决意在大同部署重兵,抵挡进犯的日军。
阎锡山将这次战役称为大同会战,他调集了约五个军的兵力参与此次会战。阎锡山对于日军的进攻路线也有着自己的判断,他认为日军的进攻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以一部兵力拿下蔚县后,向广灵县进行佯攻,同时以主力沿着平绥铁路西进夺取大同,以图切断晋省和绥远的联络线;第二种是以一部兵力向天镇发起牵制进攻,同时以主力向着广灵县进攻,以图截断雁门以北中国军队的退路。
根据这种判断,阎锡山决定采取机动作战的战役思路,以主力配置于天镇、阳高、广灵、灵丘、平型关等地,另以一部兵力控制大同、浑源、应县等地,策应一线主力。
基于这种作战方针,阎锡山命令察哈尔省内的傅作义第 35 军向西撤退返回大同,并命令第 211 旅第 421 团刘景新部配合第 61 军的第 200 旅在万全城南的山地阻击日军,以掩护大军主力安全撤退。紧接着阎锡山又命令李服膺的第 61 军在大军主力安全撤退后也迅速后撤,进入天镇、阳高一线构筑防御阵地,阻止日军西进,同时掩护第二战区主力第 35 军、第 19 军、骑兵第 1 军等部在大同集结,准备与日军决战。
此时在北平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也召开一场作战会议,日军华北方面军在会议上制定了两个战略目标。^0*0!晓-税¨徃, ¢无·错\内.容¢第一个目标是攻占大同、包头,扫荡平绥路西段,彻底控制平绥铁路全线,使其与伪满洲国、蒙古相连,以图占领平绥路以北所有的中国领土。第二个目标是占领察哈尔省还被中国军队控制的地区,随后转兵进攻涞源,策应平汉线上日军对保定的进攻。于是,在南口张家口战役的硝烟尚未散去,一场新的大战悄然拉开了序幕。
对于中日两军此时的变化,李宏根本就不清楚,他所了解的历史关于张家口沦陷到日军进攻天镇的这段时间里所发生的事情记载的很不详细,仿佛是张家口沦陷后中日两军就各自中场休息,调集兵马然后开启新的大战。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中国军队从南口张家口撤退,日军并非无动于衷,而是积极派兵追击,占领了察哈尔省南部大片地区。
李宏他们在伏击完日军军车后,迅速上车,查看日军运输的物资。
一名士兵打开箱子,只见映入眼帘的是一支支崭新的三八式步枪被整齐地排放在箱子里。士兵朝着李宏兴奋地大喊道:“连长,我们发财了,这辆车上是武器。”
李宏听到后,立即爬上车,只见两个箱子被打开,每个箱子里都整齐排放了五支三八式步枪。李宏高兴地说道:“不得不说,这几个小鬼子还真是好的运输队啊,知道咱们装备差,就专门给咱们送一批装备来,这幸亏老子今天没有放他们过去,不然得亏死。”随后转身对着公路上晋绥军说道:“过来几个人帮忙,赶紧把车上的物资卸下来,盘点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