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晋绥军连长开始崛起爱吃古法焖鹅的威能

第 33 章 天镇战役(二十)(第3页)

 日军被挡在天镇境内己经十天,这让东条英机大感不满,在电话里将篠原诚一郎和本多政材痛骂一顿,并要求他们在两日之内破城。为了不影响自己攻占平绥路西段的计划,东条英机命令独立第 15 混成旅团立即启程,在永嘉堡车站上车,沿着铁路西进。按照战前计划,兵分两路,一路向北,迂回到大同以北的丰镇、镇洪堡地区;旅团主力经大同北面的占店、西面的云岗,然后沿着同蒲铁路以西向南迂回,夺取怀仁县,断大同守军后路。天镇东条英机交给了独立第 2 混成旅团进攻,并下令拿下天镇后继续西进,正面进攻大同。 

 收到命令本多政材再次调兵遣将,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天镇城发起了进攻。 

 张敬俊指挥 399 团临危不乱,从容拒敌,以少量兵力留守阵地,主力躲在后面,等到日军步兵冲到近处,主力部队再进入阵地,痛击日军,同时又分兵一部出城,以游击战的方式骚扰攻城日军。在这样合理的战术布置下,日军的进攻被接连打退。 

 本多政材恼羞成怒,为了拿下天镇,是无所不用其极。飞机、坦克、重炮轮番轰炸,将城防工事几乎夷为平地。但是守军死战不退,凭借着残垣断壁,死死地将日军挡在了城外。多次攻城失败后,本多政材下令使用毒气弹,试图以此消灭守军。 

 9 月 9 日,负责防守阳高县城的白汝庸第 414 团不敌日军攻势,血战之后阳高失守,副团长曹静山、三营营长都来宝以身殉国,白汝庸带着仅剩的三百残兵败将从南关突围而出。 

 阳高失守后,朝生平西郎为了报复 414 团的抵抗,在城内血腥残杀了一千多名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日寇暴行,令人发指。 

 突围后的白汝庸率部来到了白登村,此时李服膺己经撤离了天镇,回到了军部,将天镇的防御全权交给了张敬俊。第 61 军的军部所在地正是白登村,白汝庸在这里见到了李服膺,将阳高一战的过程以及自己下令撤退的原因详细地汇报给了李服膺。李服膺听后,并没有怪罪白汝庸,反而肯定了他在阳高的表现,鼓励他整顿兵马,继续抗战,以报效国家。 

 9 月 10 日,防守天镇的张敬俊得知了阳高己经失守的消息,明白天镇腹背受敌,己经成为一座孤城,从军事上讲己无坚守的意义。于是张敬俊召集全团所有连以上军官,告诉了他们阳高失守的消息,为了保存 399 团的实力,下令由副团长边普未带领团主力突围撤退,自己率领少量兵力继续死守天镇。然而 399 团上下己经杀红了眼,士气高昂,参会军官群情激奋,无人愿退,纷纷表示愿与天镇共存亡。 

 战至 11 日夜,天镇形势己岌岌可危,399 团此刻内无物资、外无援兵,己经到了弹尽粮绝的最后时刻。李服膺频频联系司令部,请求天镇守军撤退,却始终石沉大海,未见回复。但是从 9 月 4 号李服膺接到续守命令算起,天镇此时己经坚守了 10 天,远远超过了阎锡山规定的续守三天的期限。于是李服膺下令给第 399 团团长张敬俊,命令他率部突围,撤出天镇城。 

 接到命令的张敬俊内心五味杂陈,最终下达了突围撤退的军令。军令传到 399 团的将士耳中,将士们无不顿足捶胸,不愿弃城后撤,但是军令如山,不得不从。11 日半夜,399 团从西门含恨撤出天镇城,并用仅剩的炸药炸毁了铁路周边的桥梁。 

 9 月 12 日,本多政材率部进入天镇城,天镇沦陷。日军进入天镇后,对天镇城的老百姓进行了一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短短两日,两千多名老百姓惨死在日军屠刀下,成为日军在中华大地上欠下的又一笔血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