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晋绥军连长开始崛起爱吃古法焖鹅的威能

第 66 章 救人(上)(第3页)

 不止是普通士兵松了口气,就连堤不夹贵也是感觉压在胸口的巨石被挪开,整个人轻松不少。 

 这个村子较大,全村有 90 多户人家,日军挤一挤大部分人都能住进村里。村子西侧是一片丘陵,南北两侧都是开阔地,东面就是公路。日军基本上都在村里休息,村东口一个小队负责看守晋绥军战俘,并担任警戒。 

 吴青带队在村子东北方向 500 米处停了下来。从这里到村东口,一路上都是开阔地,吴青甚至可以看到村东口日军的篝火。 

 吴青看着地形,眉头紧皱,说道:“从这里到村口,全是开阔地,一览无余,地形很不利啊。” 

 罗广文说道:“也不是没有机会,今晚上天这么黑,我们如果匍匐前进,动静小,就是摸到 30 米处,鬼子也很难看清。问题是救出战俘之后我们的撤退问题,在这片开阔地上,我们将会是鬼子的活靶子。” 

 这时,前出侦察的士兵带回了村子日军防御情报。吴青听完后,脑海里迅速冒出一个想法。 

 “我们可以采取声东击西之策,我带一连隐蔽靠近鬼子,救出战俘,你带三连一个排和迫击炮排绕到村子西面,两个排在我们撤退路线的右侧埋伏。我救出战俘后,会发射一颗信号弹,到时你立即在西面开火,炮击村子,声势越大越好。至于剩下的两个排,等我们撤退后,从侧面全力开火,拦截追出村口的鬼子。” 

 罗广文听后,觉得可行性很高,当即同意道:“好,就这么办。” 

 一旁的高大壮和杜占明听完吴青的作战计划后,也纷纷表示同意。 

 于是吴青当即下令分头行动,罗广文先行出发,杜占明带着三连八排、九排紧随其后出发,吴青则是带着一连俯低身子,悄悄逼近村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