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晋绥军连长开始崛起爱吃古法焖鹅的威能

第 241 章 日常中的李宏(第2页)

 后来大批粮食购入,这才解决了粮食危机。不过李宏却只是将自己的口粮恢复到原来水平,依旧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在此期间,由于德国人的到来,为了发展工业,建设兵工厂,李宏对德国人粮食敞开供应,并提高了工人的待遇。一首到 5、6 月小麦等作物大丰收,李宏才逐步取消了粮食配给制,恢复粮食正常供应。 

 在此期间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有一次汉斯少校去找李宏,调侃他道:“李,我发现当我们德国来人时,对你来说是个改善伙食的好机会。” 

 李宏听后,哈哈大笑,说:“是啊,汉斯,你说得对,所以你得加把劲,多给我弄来一些你们国家的人才,这样我就能改善伙食了。” 

 事实上,李宏虽然生活艰苦朴素,但在大事上从不抠搜,该花的钱,该做的事,李宏从不打折扣。比如说在德国人的招待上,李宏基本上都是以最高规格礼仪招待,从未堕国家威风,保持了平等交流的原则。 

 除了饮食,在穿着方面,李宏也保留了艰苦朴素的作风。他的衣服除了国民政府发的少将军装外,剩下的都是以前的旧衣服,甚至还打了不少补丁。那套少将军服,李宏一般都是正式场合才穿,平日里就是以前的旧衣服,搭配一套没有军衔标识的普通军服。至于鞋子,那就更不用说了,作为军政一把手,李宏竟然只有 4 双鞋,秋冬棉鞋和春夏单鞋各两双,这还是因为要换洗的缘故。 

 在指挥围歼竹内联队时,李宏带队与日军飞机大战,等到战斗结束,发现自己的鞋底与鞋面完全开裂。回到指挥部后,罗大山曾劝他扔了换新鞋,但是李宏新鞋是换了,旧鞋却不舍得扔,留下来让人帮忙修补之后接着穿,弄得罗大山都不知道说什么。于是一次空闲时间,罗大山就调侃他应该去陕北,那里的生活更适合他。 

 在办公上,李宏也是拒绝浪费,一张纸基本上都是双面使用。当然了,正式的公文他肯定不这样干,但是像一些废弃文件纸张,他都是将所有空白地方用完了才扔,时刻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