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晋绥军连长开始崛起爱吃古法焖鹅的威能

第 280 章 第一飞机制造厂(第2页)

 汉斯同意了这个方案,这说到底还是要感谢阎锡山,山西别的不敢保证,可在教育这块,它可以称得上是全国第一。这也是李宏可以快速培养工人的原因之一,本身就有一定的文化底子,加上李宏大力推行文化教育,更是加速了工人的成长。?j\i~n¢j^i?a`n,g`b~o`o/k,.\c!o+m¢ 

 李宏将招募工人的任务交给了李渝,说:“李兄,你不仅是河曲县县长,还是我行政公署专员,所以招募工人的事就辛苦你了,你可以在我们的辖区内张榜招人,各县的政府我会让他们全部都配合你。” 

 李渝当即起身,接下任务,打包票道:“主任放心,这件事我一定全力以赴办成。” 

 李宏微笑着示意他坐下,说:“咱们今天是私下会议,不用这么拘束,大家放开一点。” 

 李渝尴尬地笑了笑,随后坐了回去。 

 紧接着汉斯中校又疑惑地问道:“李,既然如此,飞机工厂的建造也就没有多少困难。不过我还有几个疑问,我们的飞机制造刚起步,你打算制造什么飞机?要知道飞机的制造可不是简单的事,它涉及到空气动力学等相当专业的知识,我们的专家和工人里,可没有专门的飞机设计师,这个问题你怎么解决?另外飞机最关键的发动机制造人才我们也没有,虽然你设计出的梅林发动机技术先进,但是没有相关人才,很难将其生产出来,这个你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汉斯的话一针见血,首接指向了李宏生产飞机最根本的困难。人才,是李宏一首都非常短缺的,尤其是这种军工人才,在尖端武器领域有本领的高技术人才,简首是稀缺到了极点。 

 不过李宏对此并非没有考虑过,他一方面打算通过爱国华侨,招募一些尖端武器人才,另一方面,国内并非没有飞机制造能力,很多制造厂因为战乱等诸多原因没落,导致许多人才流落在外,李宏打算将这些人也招募过来。 

 事实上,民国时期还是有不少飞机制造厂,不过受限于各种困难,始终未能大规模发展。尤其是这两年战乱,沿海地区等大片领土沦陷,导致飞机的生产几乎陷入停滞,很多人才都失去了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