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第3页)
林母是老师,刚好也在放寒假。林父在公司里是个不大不小的部门领导。林予溦上面还有一个姐姐,比她大三岁,去年毕业进了一家B市的公司工作,要除夕才能回来。
林父下班回到家,晚饭也差不多做好了。一家人吃了晚饭,林父泡着茶看新闻,林予溦收拾了碗筷后,也去趁了两杯茶喝。
接下来的几天,陪父母,见同学,走亲戚,探望恩师,日子过得很充实。
初中同学的聚会,定在大年初六,大多数人都回来过春节,人也聚得比较齐。反倒是班长宁轩没有参加。听他的死党说,是和女朋友出国旅游去了。林予溦和他做了六年同学,初中三年和高一都在同一个班级,后来分了文理科才被分到了不同班级。
每次聚会,总会发现有人恋爱了,有人分手了,同学聚会上从来都不缺八卦。林予溦坐在一边,听着这些八卦从耳边过,却也没有多大的兴趣。
乔霄羽依旧每天早晚练球。大学第一学期回来,老同学之间更是有一大堆新鲜事,来自大江南北的见闻说起来都是神采飞扬,滔滔不绝。
一帮球友,也迫不及待地约了几场球。打完球再一块儿喝汽水吃路边摊,仿佛又回到了中学那会儿天天混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那几家路边摊店都是开了好多年的小店,大都是本地人喜欢光顾。不起眼的门面下,藏着最地道的古早味。从小吃到大的味道,不曾腻过。一学期没有吃到了,甚是想念。
刚毕业的同学,总喜欢回校园走走,一帮人又风风火火地在校园里逛荡。还时不时能遇上自己的老师。
乔霄羽在班级里是一个不起眼的孩子。这个孩子除了在球场上显得非常活跃,其余的时间大都是低调得让人遗忘。在很多老师眼里,她就是一个爱打篮球而不务正业的学生。保守的观念让一些人觉得爱玩和爱学习是对立的。
高考前,学校给高三放了一个星期温书假,乔霄羽一天不落地到学校篮球场打卡。班主任看了急得跳脚,给家长打了电话。父母怕影响她考前的心情,只好当作什么也没有发生。
直到高考放榜,乔霄羽的名字排在考生名单的前列,录取了985院校。这才让老师们刮目相看。
最感意外的应该是英语老师了。他是一个快退休的老头儿,规规矩矩地教了几十年的书。对于乔霄羽这种上课经常瞌睡,考试成绩平平的学生,潜意识里认定了成绩好不到哪儿去。而乔霄羽的英语也确实是短板,成天在及格线边缘徘徊。高考硬是靠着其他科的实力,补了英语的漏。最后踩着线进了g大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