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星纹隐处见星图(第2页)

“能跟我说说阿公吗?”楚旭问。

少女在他身边坐下,掰着贝壳说:“阿公是老潜水员,总说海底有会说话的石头。他退休前,曾在这片海域见过一座石台,台上有星纹,和他小时候在课本上画的‘大禹治水图’一模一样。后来他老了,就教我奶奶这么做;奶奶又教我妈妈,妈妈现在教我。”

“那星图……”

“是活的。”少女神秘一笑,“阿公说,每颗星星的位置都跟着潮汐变,就像大禹当年刻下的星轨,能告诉渔民什么时候出海安全,什么时候要躲风浪。”

楚旭的量子意识突然泛起涟漪。他想起黄土窑洞的星图壁画、海底古城的星轨残片——原来那些他曾以为遥远的文明火种,从未消失,只是换了种方式,在海底、在民间、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讲述里,等待重逢。

隐三:星图现真

少女从银锁里取出一卷泛黄的纸,摊在石台上。那是张手绘的星图,用海草汁染成靛蓝色,星点间用细线连成航线,终点正是他们所在的禹王台。

“阿公说,这是‘星潮图’,能指引迷航的人回家。”少女指着星图中央的红点,“这里是‘星喉’,是星图与大海对话的地方。”

楚旭的指尖刚触到红点,星图突然泛起蓝光。他的量子意识被拽入其中,看到了更清晰的画面——

-穿葛衣的先民在暴雨中刻星轨,用青铜刀在石台上划下第一道痕迹;

-戴斗笠的工匠往青铜圆盘里填星砂,每填一颗,就对着大海念一句咒语;

-现代的潜水员在海底拍摄石台,镜头里闪过与楚旭手中圆盘相同的星轨图;

“原来……”楚旭的声音带着震撼,“我们都是星图的守护者。”

---

寻图三问源

问源一:星纹解码

楚旭回到现实,取出从石台捞起的圆盘。星图上的红点正缓缓移动,最终停在“秦岭-太行”的坐标上——与他在黄土窑洞发现的星图完全重合。

“原来两条线在这里交汇。”他的手指划过光斑,“一条是文明的根脉,一条是文明的归途。”

问源二:桥影重现

石台边缘突然传来机械运转声。楚旭抬头,看见星舰的机械臂正从舱底伸出,末端安装着与圆盘相同纹路的探测器。探测器触碰到星纹的瞬间,地面浮现出一座微型桥梁的投影——桥身由珊瑚与贝壳筑成,桥栏刻着《诗经》里的句子:“秩秩斯干,幽幽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