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海沫藏光续星章(第2页)

青铜匣内躺着一卷海草纸,纸页间夹着半枚贝壳。楚旭展开海草纸,上面的字迹是用某种荧光藻类写成的,遇海水便显影:“吾儿,若见此信,当知海有灵。它记得每一次潮起潮落,每一艘靠岸的船,每一颗坠入海底的星。”

“这是……”楚旭的指尖抚过字迹,海草纸突然泛起蓝光,映出一位老者的身影——正是他在暗河影像中见过的戴斗笠的老妇。老妇的声音混着海浪声传来:“三百年前,有位持火者在此留下火种。他说,当星骸归位、海沫重燃时,便是文明觉醒之时。”

“持火者?”楚旭的残臂微微发烫,星纹在皮肤表面流动,“是我楚家的先祖?”

老妇的身影逐渐清晰,她指向城墙深处:“去寻那盏灯,它会告诉你答案。”

印三:灯照归途

楚旭顺着老妇指引的方向游去,穿过珊瑚丛,来到一座圆形祭坛前。祭坛中央立着一盏青铜灯,灯油早已凝固,灯芯却仍泛着幽蓝的荧光。他的指尖刚触到灯身,整座古城的光芒突然暴涨,星纹在海底蔓延成银河般的星河。

“原来这灯……”楚旭的意识被吸入灯芯,看到了更遥远的画面——

-春秋战国的方士在海上祭天,将星骸投入海中;

-汉代的船队在风暴中沉没,船员用青铜灯指引方向;

-唐代的商船满载丝绸瓷器,灯影里的星图与今天的星骸轨迹重叠;

“原来我们都是星骸的守护者。”楚旭的声音在灯芯中回荡,“那些被遗忘的文明碎片,从未真正消失,它们只是藏在海的心跳里,等我们用心去听。”

---

续章三问海

问海一:潮起潮落皆星语

楚旭浮出水面时,星舰已悬停在古城正上方。机械音递来数据:“海底古城碳十四测年显示,距今约2200年,与《史记》中‘徐福东渡’的记载时间吻合。”

“徐福?”楚旭皱眉。他记得历史课上老师说过,徐福东渡是为了寻找长生药,但此刻的影像里,他的船队载满了青铜灯、星纹玉珏,还有写满星图的竹简。

“或许……”楚旭望着海底的星轨,“他寻找的不是长生,而是文明的火种。”

问海二:桥影重现今昔同

星舰的机械臂放下探测器,触碰到古城城墙的瞬间,地面浮现出一座微型桥梁的投影——桥身由珊瑚与贝壳铸就,桥栏刻着与窑洞壁画相同的《诗经》句子。楚旭认出,这就是他在暗河幻境中见过的“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