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第2页)

我家里一直有养鹅,很多年了,那东西胃口大,我在省台那个农业节目里专门讲过,隔壁那个市有人种牧草来喂鹅,说效果很好,我也想让家里试试,就来碰碰运气咯。”

那人没再问什么,说道:“玉米种子现在就有,不过牧草种子没有。现在这边的人大部分种田还是沿用老方法,很多人都不敢尝试新东西,除非有成功的实际事例让他们亲眼看到。抛秧够省时省力吧,我们这边推广两年了,用的人家十户里也没两户,买新稻种的人也不多。玉米虽然也是粮食,不过不是当地人的主食,有一些品种还能卖新鲜的,还有人买一些。牧草种子基本没有人来问。”

也是,农民人一走出来,漫山遍野都是草,谁会去买种子来种?说不定会被别人说是个傻子。

万爸那代人,都是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很多时候宁愿自己劳累一点,也不想去尝试那些未知的东西,毕竟万一出了差错,就是一季的粮食。

万海潮赞同地点点头,不过她没那么轻易放弃,没现货可以预订嘛,“那你们是有办法拿到货的吧?我能预订吗?我交订金。”

那人露出个不大的笑脸,“没法订。没有需求,自然就没有人去找货源。不过你实在想要的话,我可以帮你找找看,但是可能没那么快。”

万海潮没想到他居然会主动帮忙,本来对于牧草种子,她是做好了经历几次失望的准备了,毕竟这个时候确实是没什么过有人种草的。没想到第一趟就有人主动帮忙,大家第一次见面,又不熟,怕他回头担心东西拿回来后没人买单而放弃,斟酌了一会儿,说道:“谢谢,那我交一点定金在这?”

那人很干脆地拒绝:“不用。找到了再说。”

万海潮没再坚持,不过还是把自己的老底交代了:“我是对面海那个文溪村的人,我爸叫万青山。我家养了好几年鹅了,准备扩大养殖规模,鹅的胃口大,光喂粮食怕消耗不起,找到牧草种子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事。不管什么时候找到,我都会要的。先谢谢你的帮忙。”

那人“噗”的一下笑了,“小妹妹,你放心。我说帮忙找,就一定会尽力。牧草是这几年养殖业比较时兴的青饲料,市面上还是很多的,只不过我们这边没什么有规模的养殖户,所以没什么需求。我托人帮忙找,一般都会找到。就是转来转去需要时间。”

万海潮赶紧表示时间长点没关系,暂时不种,是准备冬季才播种的。

那人又问了她一些问题,比如鹅群的总数,准备播种的面积等等。

万海潮说了,然后两个说好了大概有消息的时间段,万海潮就准备走了。

那人说道:“我姓梁,桥梁的梁,是这里的代理所长。你留下个姓名,下次来的时候如果我不在,会有人把东西给你的。”

万海潮用他的纸笔留了个“文溪村万海潮”的纸条,然后又买了玉米种子,之后开开心心地走了。

因为是闲日,街上没多少人,那些流动的摊档,一个都没看见。

这个镇上总共就一条半的街,两条都不到。这么说是因为主街就一条,固定的理发店,药店,杂货店,还有邮局和银行之类的都在这条街的两边,到中端再上一点的地方还拐了个弯,然后在弯的拱面再斜插一段来。斜插出来的这段有菜市场,专门卖小吃的档口,附近农民卖农副产品的流动档口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