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2页)
年三十晚上全部拜一次,年初一早上也要再拜一次。这就要十份祭品。
不管有没有鸡,猪肉都是要有的,每个地方就算用上一斤多一点的肉,也要十多斤了。
万海潮把鸡毛褪干净了,万爸才把猪肉从梁上取下来。没有冰箱,幸好天气冷。猪肉拿回来后,马上串起来挂在梁上,放个两天没问题。
万爸看到万海潮把鸡毛褪干净了,把手里猪肉放进平常洗肉用的大盆里,交给万海潮,他去给鸡开肚。
拜神的鸡有讲究,必须是完整的阉鸡,鸡血和鸡内脏缺一不可。
万海潮不会开鸡肚,怕掏坏里面的内脏。还要洗鸡肠,只有万爸才有耐心用盐一遍遍地搓,再一遍遍地陶洗,直到没有味道。
万海潮两辈子都没干过这种事情。
她压水把猪肉泡上,跟万爸说一声,就回屋和弟弟一起折元宝了。要准备十份拜祭用的元宝,这个量不少。
过年过节,煮饭煮肉这些事情从来都是万爸万妈做的。
等三姐弟把元宝全部折好,万妈就赶他们去洗澡,穿新衣服。
过年了,孩子们肯定要从头到脚一身新,万海潮也不例外。她的衣服还是万妈买的,她之前根本就不知道。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下午两点钟一过,祠堂那个方向就有鞭炮声响起。万爸就带着他们姐弟三个去拜神。
无论是过哪一个节,祠堂门口从来都是最热闹的。哪路神仙都比不上自家祖宗。家里杀的唯一一只鸡,肯定是要给祖宗,最长最大的那挂鞭炮也是在祠堂门口放的。
现在的祠堂还没有翻盖,小小的一间屋子,人来人往,闹哄哄,用摩肩接踵来形容最贴切不过。
万海潮带着两个弟弟在外面,看着他们,不让他们去靠近放鞭炮的地方。
万爸就曾经被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炮头炸伤过手臂。虽然他说不是很严重,但万海潮现在还记得,那个地方的皮连那层肉都炸烂了,好多天才结痂。
弟弟们再懂事也是十岁左右的男孩子,鞭炮对他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拥挤的人群,震天的鞭炮声,弥漫的白烟,还有刺鼻的药味……,构成年味中最浓郁的一部分。
放太长太大的鞭炮还是有点危险,有些小孩子等不及,鞭炮声一停就跑过去抢捡炮头,鞭炮大烟就浓,有时候可能看不清楚,偶尔碰到一个没熄火的,一不小心手就被炸了。
那天在祠堂,有个跟小胖墩差不多年纪的小孩子就遇上了。幸好他机灵,看到那个炮头还有一点点烟冒出来,赶紧甩手扔掉。刚放开,炮头就炸了,幸好扔得快,只是两个离得近的手指头被炸得有点红。
于是这又成为大人教育小孩子的一个事例,每个大人都在最后加上一句:“人家机灵,要是换成你手就被炸烂了!”
虽然没有造成大的伤害,但是活生生的事例还是有一点震慑力的,接下来的几个地方,捡鞭炮的小孩子都少了。
一连跑了五个地方,各路神仙全部拜遍了,大家都累得不轻,终于可以回去吃饭了。
两个弟弟还太小,不能独自去拜神。等他们长到了十五六岁,祭拜完祖宗之后,父子几个就可以兵分几路,万爸就不用跑那么多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