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3页)
万家安擡起头,脸有一点红,望着万海潮,说道:“是我草率了。谢谢你跟我讲这个。”
万海潮摇头,“我你讲这个并不是让你丢掉你心里那一份善良,变得冷漠。能有这份纯真也是很难得的。但是现在我们这边的生活水平低,是普遍存在的。很多没有读完初中就辍学的人比比皆是。我读初一的时候,年级里有九个班。现在二年级只有七个班,等到初三可能就剩下五个班了。初中两年时间,学生流失近乎一半。贫穷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所谓救急不救穷。如果我们班上有谁出了什么意外或是得了什么病,大家同学捐款还是很踊跃的。但是你说谁没钱上学了,捐钱给他上学,我想我们班上没有几个人会出这笔钱,因为他自己家里也穷。”
万海潮觉得自己讲了半天,还是没有完全讲清楚。这个话题实在太大了。她讲这些也不指望一下子让他明天,只是让他心里留个底,以后慢慢感受,看多了就能体会到。
有些人或许会说,救得了一个救一个。救得了一时就一时。
但就面眼前这种情况,万海潮是不主张的。
至于万家安怎么想,就看他自己。
万海潮说了半天,其实她自己也越说越不得劲。
温百聪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看着她的脸色,笑着问道:“说那么多,把自己说郁闷了吧?”
万海潮瞥他一眼,默认了。
想起自己上一世,如果不是因为家贫也不至于去读中师。
读了出来,又没去教书。
不能说是白读了。但看到一些平常成绩比她差很多的人,因为上了一个大专,起点就比她高了很多的时候,心里有时候免不了有些失落。虽然她经过自己的努力,依靠过硬的专业能力成了很多大学生的领导。但那是在之后,在这之前的那些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
开始的时候,去找工作,单单是一个学历要求,就把她拦在门外了。
骆元森则更好奇她对那么多物价都了如指掌的原因。
万海潮想到他也是城里人,解释道:“我家是农村的嘛。我说的那些物价都是家里出产的,有什么不清楚的?”
温百聪的同桌心虚地说道:“我也是农村的,但我就不知道。”
万海潮好想翻个白眼给他,“那是你不关心。米价我们饭堂就有。一块钱两张饭票,一斤米也是换两张饭票。端午节之后开始拔花生,花生晒干一个月左右,就是我们放暑假的时候,收购花生的就开始满村逛,你放个耳朵听听都知道是什么价。你家卖猪卖鸡的那几天,就算别人不问,你父母自己在家也会讨论。”说白了,就是不关心,过耳不闻。还好意思说自己不知道。
万海潮就算不重生,上一世也是这样清清楚楚。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