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3页)

 

在农村的同学,一般家里都养有几头猪,晚上都是捞饭吃,剩下的米汤用来喂猪,放多一点放少一点无所谓。煮这种肉粥的机会不多,一般都是家里的父母上手,根本轮不到他们。

 

没经验,放水量就不好把握了。

 

万海潮还是过去帮他们看了一下,预估差不多就行。宁愿少放一点,等一会可以加水再煮,就算欠缺一点点味道,也比煮一大锅稀稀烂烂的汤汤水水出来好。然后提醒他们:“这种锅煮粥容易粘锅,放米放水之前先放一点油润滑一下,会好一点。一会等水煮开,要拿锅铲往锅底下搅几搅,免得粘锅。”

 

他们这里人喝粥不习惯喝稀的,习惯喝稠的。

 

万海潮这组,温百聪是组长,对于做饭,他不太懂,一开始就把主导权交给了万海潮。不管是饭菜的样式还是火候都由她来把握。其他人就负责捡柴、烧火,洗菜,切菜。

 

没有谁出来唱反调,都挺乐意按照万海潮的意思来做。一来,没谁觉得自己很有经验;二来,他们也听说过万海潮的厉害,都害怕她的拳头。

 

万海潮很顺利地就把粥煮好了。刚煮好的粥,比平常吃的稀一些,不过粥是烫的,一会还会蒸发掉一些水分,等凉了,应该就刚刚好。

 

万海潮把它倒在干净的大盆里的,洗干净锅以后,开始炒菜。

 

之前切猪肉的时候,万海潮没有全部放进粥里,留了一点出来炒冬瓜。加上她带来的虾米,等冬瓜炒出来,味道虽然清淡,但有肉又有海味,并不寡淡,清爽又清甜。

 

再炒一个蒜蓉菜心,就可以开饭了。

 

所有同学的饭盒洗干净了,在水泥长桌上一排排放好。

 

温百聪负责打饭。他先给两位老师打了一大碗让人端过去,再给同学们打。他们这组的同学都打够了,还剩下不少。

 

他们这组的同学吃得差不多,才知道其中有一组因为经验不足,真的粘锅了。有些同学可能吃不饱。

 

温百聪问了一下他们组的同学,大家都说够了,他就把剩下的粥端过去。

 

万海潮看了一眼,原来正是万冲云那一组人。

 

其他两组有多的,也都端了过去。

 

大家热热闹闹地吃完了中午饭,有同学就提议去爬山。

 

万海潮对那些庙宇不太感兴趣。不过山还是可以爬一下的。

 

爬过第一个山头,在往第二座庙宇的路上,旁边有一个小小的山头,风景很美。沈老师叫来帮忙的那位姓方的老师,正在帮同学们拍照。

 

原来他们还带来了相机。

 

跟同学合影了几张照片,万海潮就不准备再往上爬了。前世去过不少风景点,也进过不少庙宇,对这些没有什么好奇心。她也不是来拜佛的,就不想继续上去了。

 

有好几个同学也不打算继续往上走。有些是体力不支,有些是不感兴趣。他们就坐在那个小山头上休息,等歇够了就下去。

 

万海潮回到 />

 

沈老师坐在旁边。

 

他们组的同学已经刷干净锅,开始煮凉粉了。

 

上学的时候去过几次春游秋游,每次都有人闹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