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完结(第2页)

玩具行业在珠三角从90年代就开始高速发展,现在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行业了。无论是从研发打板到上生产线,还是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测试,包装之后上轮船或者飞机。整个流程中有一些行业里面专用的术语,外行人是不知道的。

万海潮说道:“不介意的话,我来试试吧。”

对于段迎初来说,这无疑是救星降临,赶紧把资料推给她。

万海潮上一世英语用得最多的时候,都是和玩具有关,加上这一世的学习,翻译起这些资料来自然是轻轻松松就拿下。

等段迎初再次把资料拿去给她老舅公司的时候,不只拿回了报酬,还拿回来更多要翻译的资料。

接下来,万海潮连续翻译了好几次这样的资料,然后就被段迎初带到她舅舅面前。

自那以后,万海潮开始在那家公司做起了兼职,实习的时候也是在那。

她毕业之后,顺理成章就成了那家公司的一员。

几个月后,老板找她谈话,说想派她和段迎初一起去常驻维也纳。

万海潮第一反应就是不想出国,因为离家太远了。后来老板谈了薪资福利和工作时间,还有那里的环境。她忍不住有些意动。

认真考虑了几天之后,万海潮最后决定答应出去。

在国外常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能说走就走。

语言这一关她倒不是很担心。英语她回来之后就一直不曾间断地学习,否则当时也不会在翻译那些资料的时候显得那么轻松,工作中也经常用到,老板说奥地利大部分人都听得懂英语。

既然如此,就不怕交流问题。而且当年她早早就考过了英语六级,空出来的时间,就去学了德语。

这些信息,入职的时候公司都有记录,海潮怀疑老板挑中她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奥地利虽然是个小国家,但维也纳却是如雷贯耳。以前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摆在眼前了,就出去长点见识吧。

而且,出去换一个环境,说不定心境不一样了,一些事情也能释然。

离开之前,还有很多私人的事情要处理。

首先就是电子城的那个柜台。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再过一两年的时间,电子城可能会“地震”,人流量骤减,商户赔钱都是小事,会有很多人被抓。

虽然他们柜台买的不是假货,但万海潮担心她离开之后,万海洋会被拉下水。

她有点想把柜台转让出去,但不好明说,就去找万海洋,把她要出国的事情跟他说了。

万海洋一听到她要出国工作,就说道:“那就把柜台转出去吧。做了那么久,虽然我们自己卖的不是假货,但周围的仿货太多了,这里每天这么多人流量,这么火爆,我怕有一天上面要整顿。我们早撤早安心。”

万海潮惊讶地看着万海洋,没想到他有这么敏锐的嗅觉。

但她也放心了。万海洋虽然跟她一样是财迷,但不是那种鼠目寸光的财奴。

说真的,他们两兄妹在这几年里靠着这个柜台赚的可不少。柜台是她找的,启动资金也是她出的。赚来的钱,她理所应当地拿了大头。光凭这个,她就买了两间商铺和三套商品房。

万海洋拿的分成少一点,但另外拿了一份工资,在鹏城也可以买得起房和车。

但他不想在鹏城安家,想回老家去。

万海潮想着以后鹏城的高房价,虽然觉得有点可惜,但还是尊重他的选择。因为她知道万海洋有时候也是一个比较倔的人,自己决定事情很难更改。不过有了这些本钱,他回去以后不管做什么都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