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游记XY马里亚纳XY

第90章 北京承恩寺(第2页)

 

如今的承恩寺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还是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的所在地。燕京八绝是清朝时期内务府造办处的工匠们创造的金漆镶嵌、花丝镶嵌、景泰蓝、牙雕、玉雕、雕漆、京绣和宫毯这八项绝技,被誉为“燕京八绝”。在博物馆内,一件件陈列整齐的燕京八绝精品让人赞叹不已。金漆镶嵌的穿云龙屏风、花丝镶嵌的繁花手包、雕漆的案台……这些艺术品无不凝结着大国工匠的心血和技艺,让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博大精深。

 

“燕京八绝”即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它们充分汲取了各地民间工艺的精华,在清代均开创了中华传统工艺新的高峰,并逐渐形成了“京作”特色的宫廷艺术。

 

第一绝:景泰蓝。

 

景泰蓝的工艺特色: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再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因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且制作技艺成熟,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其制作工艺复杂,包括设计、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多道工序。

 

景泰蓝的艺术成就:乾隆时期达到鼎盛,烧制大型景泰蓝的技术迅速提高,数量显着增多,还出现了将古代书画作品运用到掐丝珐琅制品中的新尝试,以及用珐琅工艺仿制瓷器等创新形式。

 

第二绝:玉雕。

 

玉雕的流派特点:明清时期,玉器形成南玉作、北玉作固定流派。南玉作以苏州、扬州为中心,北玉作以北京为中心。清代大批南玉作能工巧匠来到北京,形成集两家之长、融南北方之美的北京玉器。

 

玉雕的工艺水平:乾隆年间,玉雕技艺精湛,大件玉器雕琢盛行。如《关山行旅图玉山》《大禹治水图玉山》等玉雕巨制,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高超的雕刻技艺,还得益于玉料来源地的广阔,为工匠们提供了优质的原料。

 

第三绝:牙雕。

 

牙雕艺术风格:北京牙雕以仕女、老人、佛像、器物、花卉等为主要题材。早期牙雕仕女人物动态变化不大,被称为“棍子人”。后来在雕刻技法上不断创新,出现组雕或群雕等形式,综合运用圆雕、浮雕和镂空雕等技法。

 

牙雕代表作品:故宫珍藏的牙雕“月曼清游册”是历史上着名的牙雕精品,由皇宫造办处的匠人根据宫廷画家陈枚的画稿创作,结合了牙雕和镶嵌的技法,画面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第四绝:雕漆。

 

雕漆工艺特点: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因色彩不同,有“剔红”“剔黑”“剔彩”及“剔犀”等名目,其中以“剔红”最为常见。

 

雕漆艺术价值:北京雕漆造型古朴庄重,纹饰精美考究,色泽光润,形态典雅,并有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的特点,是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华之一。

 

第五绝:金漆镶嵌。

 

金漆镶嵌工艺技法:以木胎成型、髹漆,然后在漆底上运用镶嵌、雕填、彩填、堆古罩漆、刻灰、平金开彩、断纹、刻漆、金银、罩漆等装饰技法。

 

金漆镶嵌发展历程:元代已颇为成熟,设有油漆局。清代在内务府造办处下设“漆作”,产品主要有车、船、轿、仪仗及皇室、贵族所用的日用家具和器具及装饰摆件。其镶嵌工艺从材质上可分为玉石镶嵌、彩石镶嵌、螺钿镶嵌、百宝镶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