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游记XY马里亚纳XY
第101章 北京沿河城(第2页)
登上城墙,视野豁然开朗,蜿蜒的永定河、连绵的山峦尽收眼底。城墙虽历经岁月沧桑,但依然坚固,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建筑工艺的高超。抚摸着城墙上的条石和砖块,仿佛能感受到当年的金戈铁马和戍边将士的坚毅守护。
明隆庆五年到万历二年戚继光在东起沿河口西梨元岭一线建空心敌台十五座,烽火台六座。敌台一般高10米以上,呈方形,边长近10米,分三层,下部为实心,中层内为方形砖室,回廊外壁设窗口用于了望和发射火器,台顶四周有垛墙和射孔。编号为“沿字三号台”“沿字四号台”“沿字五号台”等敌台保存完好,它们居高临下,扼守要冲,形成一道连续性的防线。
此城辖有分布于沿河口、龙门口、黄草梁、洪水口一线长达40公里山巅或险隘处的敌台15座,其中3座已毁。筑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至三年。分上下两层,高约15米,宽10米以上。底层用石条铺砌,墙身砌砖;上层周围有垛口,上下层之间有梯相通。敌台上的石额都刻有编号(自沿字第1号至第15号),敌台之间有的虽无城墙连接,但能凭地形居险,彼此呼应,形成一道连续性的防线。
更为奇特的是在洪水口东侧梨园岭还有一座无编号敌台,其形制外观与编号敌台基本相同。吸引了广大的游客来此游览,游客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的无尽的创造力,以及抵御外来侵略的能力和决心。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祖国的强大能不使你感动吗?
敌台作为军事防御建筑,其设计精巧、结构坚固,让人惊叹不已。站在敌台上,遥想当年戚继光将军率领将士在此抵御外敌的英勇场景,心中涌起一股对古代英雄的崇敬之情。敌台周边的自然风光也十分秀丽,峡谷、山峰、河流构成了一幅壮美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