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游记XY马里亚纳XY

第102章 北京戒台寺(第2页)

 

出大雄宝殿,来到千佛阁。千佛阁是戒台寺的藏经楼,是戒台寺的中心建筑。建于辽代咸雍年间,是中国古建最高等级的大五脊重檐庑殿式建筑,分上下两层,各有十个大佛龛,每个大佛龛里有28个小佛龛,每个小佛龛里有三尊佛,共计1680尊佛 。2015年重建,气势恢宏。

 

牡丹院位于千佛阁北侧,坐北朝南,分内外两重院落,中间以垂花门相连。其建筑风格是北京传统的四合院与江南园林艺术的巧妙结合,既有北方四合院的古朴又有南方园林的秀美。迎门是一座用太湖石叠砌而成的花坛影壁,院内东、南两侧有房,前有回廊相连,西侧为靠山花坛,两院之间以木质垂花门相连,门额上挂有奕欣所题“慧聚堂”的匾额。

 

一路浏览来到戒台大殿。戒台大殿始建于辽咸雍五年(1069),位于戒坛院内,总面积670余平方米。各朝代均有维修,现在看到的是明正统六年(1441年)在辽代旧址上重建的,保持辽代建筑风格。大殿顶部四面呈坡形,正中间是一个正方形的小平台。台上安放有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由僧人德秀捐赠的铜质鎏金宝顶,中间一个高约5米,四周四个较小按金刚宝座分布于四角。殿顶的上下檐两层檐角均挂有风铃,上层为圆铃下层为方铃。微风徐徐吹,风铃阵阵响。大殿正面门额上挂有“选佛场”匾额。

 

戒台大殿面阔、进深均5间,殿内的横枋上挂有清乾隆帝手书匾额“树精进幢”。横枋内侧挂有清康熙帝手书匾额“清戒”。四周围廊,廊深约1.5米,进深29米,面阔26米,明间面阔7.2米,两次间面阔5.0米,两梢间面阔3.4米,前出月台,高1.1米。殿内天花板金漆彩画正中部分为“斗八藻井”,井内分为上下两层,上为穹窿形下为方形,内壁四周雕有小佛龛,龛内均有木雕漆金小佛像。藻井正中穹顶上倒挂一条木雕团龙,俯视下方,团龙四周的穹壁上雕有八条升龙,合为九龙护顶。

 
 

戒台位于大殿正中由大青石砌筑而成。戒台高约20米,平面呈正方形,通高3.25米。台分三层,下大上小。每层台均为须弥座造形,上下枋雕有流云藩草,束腰处雕有佛龛,龛内均有一尊泥塑彩绘的戒神像。上层台每面有佛龛7个,四面合计28个。中层台每面有佛龛9个,合计36个,尺寸比上层略大;下层台正面有佛龛13个。其余三面各12个,合计49个,尺寸又比中层稍大。佛龛共计放置戒神113尊,戒台上原有高3米的莲台,其上供奉一尊明正统年间铸造的高2米的释迦牟尼铜像,结跏坐,与其相背原有一尊三头六臂的佛母像,已于1973年调往浙江圆清寺。现今台上为一尊高3.35米的泥质漆金释迦牟尼坐像。这些的佛像制作精美,形态美轮美奂,造型多彩多样,不禁感叹古代工匠的工艺高超。

 

真武殿供奉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全称真武荡魔大帝,为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现在湖北武当山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明朝以后,在全国影响极大,近代民间信仰尤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