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游记XY马里亚纳XY
第116章 北京大运河文化广场(第2页)
广场中部,一大一小两个圆坛引人注目。大坛直径 150 米、高 1.2 米,宛如一轮红日,象征着太阳;小坛直径 100 米、高 0.9 米,恰似一弯新月,代表着月亮。而大坛北侧那弧状水幕更是气势恢宏,长 70 米、高 20 米,当水幕开启,水流飞泻而下,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银光,似是在诉说着运河那奔腾不息的历史。
沿着广场的主轴前行,两座雕像庄严肃穆。进口处那座名为“再造乾坤”的雕像,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运河对于这片土地的巨大影响力,它如同一条纽带,串联起南北,改变了地域的格局与命运。而位于两坛之间的大型主题雕像“运河神”,则是人们对运河敬畏与感恩的寄托,它庇佑着过往的船只,见证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与兴衰荣辱。雕像前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在拍照留念。
最令人称奇的当属那主路中间约五六百米长的花岗岩石雕“千年运河”。它以历史年限为主线,生动地讲述了关于大运河的 14 件大事。从最初的运河开凿,到后续的不断疏浚、拓展,每一块石雕都像是一页史书,直观地展示出运河的历史风貌。我缓缓踱步其间,手指轻轻触摸着那些雕刻的图案与文字,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隋炀帝时期大规模征调民夫开凿运河的艰辛场景,听到了元世祖忽必烈为保障大都物资供应而大力整治运河的政令,感受到了明清时期运河上漕运船队首尾相连、绵延不绝的繁忙气息。
在广场中休闲漫步,是一种惬意的享受。600 亩的绿化面积让这里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新的气息,夹杂着运河水的湿润味道。我看到不少市民在此休憩,孩子们在草地上嬉笑玩耍,老人们在长椅上悠然自得。这里不仅是历史文化的展示地,更是百姓们放松身心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