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游记XY马里亚纳XY

第127章 北京碓臼峪(第3页)

 

过“仙人桥”,登上“青龙”背,回首可望“天牛卧水”西行经“天蛙揽石”,便到“下龙潭”。下龙潭水清而深不可测。又称“无底潭”。登上“下龙潭”西侧,有峡谷一条,约1.5公里,名叫双山子峡谷,这里灌木成林,杂草丛生,龙泉水顺峡而下,有入原始森林之感。当秋风萧瑟落呈纷飞时节,南飞的大雁也迷恋这里的醉人景色,常常停飞在此歇脚。

 

在“下龙潭”西侧有一巨石,高数丈称“将军石”,“镇守”着峡区的北大门。过“将军石”便到“龙潭幽谷”区。“龙潭幽谷”则是另一番景致。一潭碧水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山谷之中,潭水幽深,深不见底。潭水静谧无声,只有偶尔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涟漪。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倒映在潭水中,山水交融,如诗如画。相传这里曾是蛟龙栖息之所,虽为传说,却也给这方山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这里灌木成林,杂草丛生,溪穿路,路穿溪。清澈的溪水时而轻拂岸边的小草,时而扑向嶙峋的山石。游人步入其间沿曲曲小径走去,时隐时现,有入原始草原之感。加上两壁青山、谷中潺潺流水,充满诗情画意。因此,有游人在大石上留有:“山高峰景秀,谷底清泉流,虽无奇花卉,也吸吾来游”的诗句。

 

有趣的是,在幽谷北端由于水流的多年冲刷,刨蚀出三泓清潭,致使景观似多重庭院。这就是有名的“上龙潭”。传说中的上龙潭是白龙和巢穴。白龙专施善于民,普度众生,有求必应。因而天旱求雨,有病求医许愿者甚多。人们迷信白龙的“大恩”,在潭之东南大石上修一庙宇。香火曾极盛一时。龙王庙已不在了,但遗迹尚存。真是“常伴青崖溪水,历尽人间苍桑”,千百年过去了,时至今日“白龙”又迎来了无数游人。

 

在游玩碓臼峪的过程中,能真切地感受到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沿着崎岖的山路漫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空气中弥漫着树木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耳边是此起彼伏的鸟鸣声和溪流声,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一场宏大交响乐。在炎热的夏日,峡谷中的清凉溪水是最好的避暑利器。可以脱下鞋子,踏入溪水中,让清凉的水流没过脚背,感受那丝丝凉意从脚底传遍全身。而在秋天,碓臼峪则被五彩斑斓的树叶所装点。枫叶如火般燃烧,银杏叶金黄灿烂,与青山绿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油画。

 

当攀爬至山腰的观景台,俯瞰整个碓臼峪景区,山谷间的溪流如银色的丝带蜿蜒曲折,错落有致的山峰连绵起伏,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之情。在这里,所有的烦恼与疲惫都被抛诸脑后,身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与舒缓。

 

碓臼峪民俗村紧靠景区,是市级民俗村,1998年建成,旅游农户48家,床位500个,村民淳朴好客,民风清和。有浅滩戏水场、篝火晚会场、垂钓场、停车场和民间文化娱乐活动场等配套服务设施。盛产樱桃、杏、桃、山里红、柿子、板栗等多种果品。随着季节变化,可以品尝到上百种山野菜和农家饭。游客还可以参与小河摸鱼、垂钓、烧烤小吃、烤全羊、放鞭炮等活动。

 

碓臼峪,不仅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一个能让人心灵得到慰藉与净化的地方。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迷人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无论是寻求刺激冒险的年轻人,还是渴望宁静清幽的老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游玩乐趣,收获一段难忘的旅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