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北京响水湖(第2页)
一路西行至磨石口关1公里处的驴鞍岭口,因其位于山坳之中,两侧高起,形似驴鞍,故此得名。关口附近有北齐长城遗址一处,在景区大坝东,庄户村西南山顶上,有明长城唯一一座用白玉石建造的城楼,城楼结构别具一格、古雅绝伦。距玉石搂1.5公里处,有一城楼,每面都有九个箭窗,故得名九眼楼,又因山势高峻,晴天可望到北京城,亦称望京楼,现楼内有灶炕、居室遗迹,近处有马场,晾马场遗迹,楼北侧有明代官员徐申于万历乙酉年(1585年)巡行到该地书写的大理石石碑一方,刻诗两首,其曰:“天际丹梯拱帝州,高台插汉眺燕幽,风云北极凭栏动,星斗西垂倚剑流,龙啸层巅朝雨霁,虹垂大漠夕阳收……”。读此诗顿感历史画卷徐徐展开,长城内外军声振动。
沿着长城脚下的小径前行,不远处便能听见潺潺的水声。循声而去,只见一泓清泉从山岩间涌出,汇聚成溪,奔腾而下,这便是响水湖名字的由来。清澈的泉水撞击着石头,溅起洁白的水花,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宛如大自然奏响的一曲美妙乐章。溪边的岩石被水流冲刷得圆润光滑,有的地方还长满了青苔,绿意盎然,与周围金黄的秋叶相互映衬,色彩明快而和谐。掬一捧泉水,凉意沁人心脾,那甘甜清冽的滋味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这泉水不仅滋养了这片山林,也为整个景区增添了灵动的神韵,让雄伟的长城有了水的温柔相伴,刚柔并济,宛如一幅山水相依的画卷徐徐展开。
景区内还隐匿着诸多神秘的古洞,每一个洞穴都仿佛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磨石口关的藏军洞,便是其中的代表。洞口狭小隐蔽,进入其中,却别有洞天。洞内空间宽敞,墙壁上还留存着一些当年放置兵器和生活用品的凹槽。相传,在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士兵们藏身和储备物资的秘密据点。穿梭在这些古洞之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智谋与勇气的时代,古人的军事智慧和顽强的生存意志令人折服。这些古洞不仅仅是自然形成的奇观,更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承载着先辈们的生活痕迹和奋斗精神,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在探秘中感受历史的温度,寻找到文化的根脉。
在湖边仰望城楼巍峨、山峰陡峭,近看泉水淙淙、放眼望花草弥漫、美不胜收。四、五月份的响水湖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青山、绿水、长城、桃花、杏花、梨花以及那些叫不上名字的野花,白色的、红色的、粉红色的、绘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而画中的花草随着春风翩翩起舞,让人赏后心旷神怡,如入仙境。景区夏季昼夜温差在12度以上,林荫欲滴,满目青翠;金秋,硕果累累,红叶满山;寒冬银装素裹,冰川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