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天津女星社(第2页)
门为双开木质大门,厚重而坚实 。门板上的木纹清晰可见,每一道纹理都记录着岁月的流转。门上配有传统的铜质门环,造型简单却不失精致,轻轻叩击,清脆的声响仿佛能唤醒沉睡的历史记忆,让人瞬间穿越回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走进女星社旧址内部,空间布局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 。前厅空间不大,却因采光良好而显得明亮通透,主要承担着引导和展示的功能,摆放着介绍女星社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的展板,让参观者一进门便能对这段历史有初步了解。
顺着前厅往里走,是几间相连的房间,分别用于办公、会议和资料存放 。办公区域陈设简单,摆放着几张木质桌椅,虽历经岁月磨损,但仍能想象到当年女星社成员们在此伏案疾书、商讨妇女解放事业发展策略的忙碌场景。会议室内,一张古朴的长桌占据中心位置,周围摆放着椅子,仿佛还能看到她们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为争取妇女权益出谋划策的身影 。资料存放室里,木质书架靠墙而立,上面摆满了各类历史资料、刊物和文件,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是女星社奋斗历程的有力见证。
整个内部空间层高适中,木质横梁裸露在外 ,结实而粗壮,不仅起到支撑作用,还为室内增添了一份质朴的工业风质感。地面铺设着老式的青砖,虽历经无数次踩踏,表面有些许凹凸不平,但却与整体环境相融合,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氛围 ,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轨道上,引领人们深入探寻那段被岁月尘封的记忆。
踏入天津女星社,就像翻开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卷,每一件文物和展示物都是书页上跳动的字符,诉说着往昔那段激昂奋进的岁月。
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玻璃展柜中静静躺着的《女星》旬刊与《妇女日报》原件复刻版。纸张已泛起陈旧的黄色,边缘也有了磨损的痕迹,却无损它们的光芒。《女星》旬刊的封面设计简洁质朴 ,刊名几个字刚劲有力,透着一股冲破旧俗的力量。翻开内页,一篇篇文章以犀利的笔触,阐述着妇女在社会、家庭中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呼吁女性觉醒,争取教育权、就业权和婚姻自由。诸如邓颖超撰写的文章,用清晰的逻辑、真挚的情感,鼓舞着广大女性走出禁锢,投身到社会变革之中,字里行间的热忱与坚定,历经岁月仍能直击人心。
旁边展柜中是女星社成员的手稿。那些娟秀又不失力量的字迹,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会议内容、活动策划、宣传纲要等。有的地方还有反复涂改的痕迹,仿佛能看到她们在昏暗灯光下,为了妇女解放事业绞尽脑汁、反复斟酌的模样。手稿上的每一个字,都是她们为理想奋斗的见证,是对那个时代女性追求平等、自由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