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游记XY马里亚纳XY

第59章 天津潮音寺(第2页)

 

潮音寺占地面积5214平方米,由三大殿、四配殿、南北西跨院、一座柳仙亭等主要建筑组成 ,是全国少有的坐西朝东的庙宇,整体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保持了明清建筑的原有风格,古朴典雅 。走进山门,仿佛踏入了另一个世界,尘世的喧嚣被隔绝在外,内心也随之平静下来。

 

山门殿是潮音寺的入口,虽然我去的时候正在整修而未对外开放,但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庄严肃穆。从外面看,山门殿气势恢宏,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古建筑的精美。据了解,山门殿内供奉着弥勒菩萨,他那笑容可掬的形象,给人以欢喜和善的第一印象,仿佛在欢迎每一位前来的信众和游客。即使山门殿暂未开放,但其背面依然放置了供信众跪拜的蒲团,虽有栅栏阻隔,但并不妨碍大家传递心愿,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信仰的执着和虔诚。

 

穿过山门殿,便来到了天王殿。天王殿内供奉着四大天王和韦驮菩萨。四大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他们各护一方天下,形象威武,气势不凡。持国天王手持琵琶,寓意着要以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增长天王手握宝剑,象征着智慧之剑,能斩断烦恼;广目天王手缠龙或蛇,寓意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多闻天王右手持宝伞,左手握神鼠,宝伞能遮蔽世间,避免魔神危害,以护持人民财富。韦驮菩萨则面如童子,身披甲胄,手持金刚杵,守护着寺院和佛法,其英姿飒爽的形象,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大雄宝殿是潮音寺的核心建筑,为重檐庑殿顶的二层楼阁式建筑,坐落在高大台基之上,前有台阶,正中铺设盘龙丹陛 ,尽显皇家庙宇的威严与气派。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佛像庄严肃穆,慈悲的目光仿佛注视着世间万物。在大雄宝殿内,香火鼎盛,信徒们虔诚地跪拜祈福,香烟袅袅升腾,弥漫在整个大殿之中,让人感受到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大殿内的梁柱上绘有精美的彩绘,色彩鲜艳,图案丰富,有佛教故事、神话传说等,每一幅都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丰富想象力。

 

观音殿坐落在汉白玉台基之上,是整座庙宇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其建筑外形十分独特,引人注目 。大殿是楼阁式与亭式建筑的结合体,正中为四角攒尖亭式屋顶,东西南北四角又各有一小型攒尖亭,均带有金色宝顶 。亭檐之下复建一重檐屋顶,使整座建筑看起来高大庄严且肃穆,令人过目难忘。殿内供奉着潮音寺本尊菩萨——鳌鱼观音,这是观音菩萨三十二相之一,当地民众亲切地称之为“菩萨奶奶” 。菩萨端坐于鳌鱼背上,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摩尼宝珠,神态安详,仿佛在庇佑着渔民出海平安,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在观音殿的周围,摆放着许多信徒供奉的鲜花和水果,表达着他们对观音菩萨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藏经楼位于寺庙的最后面,是一座两层的建筑,里面珍藏着大量的佛教经典和文献,是佛教智慧的宝库。虽然藏经楼一般不对外开放,但仅仅是站在楼前,就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藏经楼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飞檐斗拱,雕栏玉砌,与整个寺庙的氛围相得益彰。在阳光的照耀下,藏经楼显得格外庄严肃穆,仿佛在诉说着佛教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除了中轴线的主要建筑外,潮音寺还有南北两侧的配殿和跨院。南北两侧的殿堂内分别供奉着斗母娘娘、六十甲子太岁星君、龙王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送子菩萨等众多神佛 ,形成了一个庞大而丰富的信仰体系。这些配殿的建筑风格与主殿相呼应,但又各具特色,每一座配殿都有其独特的供奉对象和文化内涵。在配殿内,信徒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信仰,向不同的神佛祈求庇佑和福祉。

 

跨院则为寺庙增添了一份宁静和清幽,里面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四季景色各异。春天,鲜花盛开,五彩斑斓;夏天,绿树成荫,清凉宜人;秋天,枫叶似火,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静谧祥和。跨院不仅是寺庙的一个景观区域,也是信徒们修行和休息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静下心来感悟佛法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