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西路下荆襄(第2页)

文天祥却冷笑,从袖中取出赤铜粉末:“可惜他不知,彝寨留传下来的神火,遇水也照样烧个底漏。”

申时初刻,宋军火船顺流而下,船头稻草人披着元军服饰,腰间晃动的酒囊里装的却是猛火油。阿术在城楼望见,嘴角勾起冷笑:“宋人故技重施!”他挥刀下令,“弓箭手准备,专射火船船舵!”

却不想,火船临近时,宋军水兵突然掀开船板,将赤铜粉末撒入江水。江面瞬间腾起红雾,混着猛火油遇水爆燃,火焰竟逆着水流扑向元军战船。

阿术的狼头纹盔甲被火光照得通红,他望着自己精心布置的防火麻绳在火中滋滋作响,终于变色:“这是。。。南蛮的妖术!”

“阿术!当年你祖父速不台破汴京,可曾想过今日?襄阳百姓的血,该讨回来了!”文天祥的声音混着江风传来,“吕文焕,还有你!独守襄阳六年,降元后却攻破我大宋都城临安,可曾想过今日!”

阿术握紧刀柄,指节因用力泛白。他看见宋军战船上,神臂弓手们正以“三叠阵”列阵,箭矢上的赤铜箭簇在火光中泛着冷光,正是当年让蒙古铁骑闻风丧胆的“透甲锥”。更令他心惊的是,那些弓手衣甲下隐约可见的朱雀纹,与二十年前吕文焕旧部的标识一模一样——原来宋人早已暗中收编了襄阳降军。

“大帅,粮囤起火!”吕文焕的嘶吼惊醒了阿术。他转身望去,猫儿矶方向浓烟蔽日,芦苇荡里的火油囤被引燃,火势借着风势,竟将整个江面映成赤红。他忽然想起临行前伯颜的叮嘱:“宋人若得襄阳,江淮不保。”

此刻,他望着自己的战船在火海中崩解,终于明白,宋军不再是崖山时的残兵,而是一支带着千万百姓怒火的铁军。

襄阳城下,百姓和降卒们冒死推开城门,将稻米和棉衣塞进宋军手中。

一位老匠人跪在冰面上,向文天祥呈上半片残破的甲胄,甲叶上绣着的朱雀纹虽已褪色,针脚却异常工整:“大人,这是二十年前吕文焕手下一位将领的甲胄,他们临死前说,要等王师回来。”

文天祥接过甲胄,指尖触到内里刻着的“忠”字,墨迹新鲜,显然是刚刚所刻。

他望向城楼,阿术的狼头旗正在火风中挣扎,最终被宋军的朱雀旗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