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薛安都(第3页)

 他望着薛安都带领流民开始除草,锄头起落间扬起阵阵尘土,忽然拔剑插入地面,划出一道丈许长的深沟。

 “从这里开始,” 剑光在阳光下闪了闪,“挖三条主渠,每条宽三丈,深五尺。”

 他抬脚踢开一块狗头大小的青石,石头滚落处露出半截断碑,碑身上 “义熙元年” 的刻字已模糊不清。

 “记住,渠壁要修成斜坡,底部铺碎石,这样水流通畅,还能防坍塌。”

 亲卫望着深沟里渗出的水渍,忽然跪地道:“将军,某想起家乡的井田之法,也是这样开沟挖渠的。”

 辛弃疾伸手扶他起来,却见他掌心磨出的血泡,与昨日薛安都的伤口遥相呼应。

 “无论是井田还是屯田,” 辛弃疾的声音被风吹得断断续续。

 “都是要让百姓有饭吃,让边军有粮屯。” 他指向远处芍陂方向,那里的晨雾已化作一片云海,“待芍陂的水引到这里,荒滩就成了稻米的粮仓,到那时 ——”

 话音未落,薛安都忽然高喊:“水来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道银练般的水流正顺着新开垦的沟壑奔涌而来,撞在断碑上溅起水花,将 “义熙元年” 的刻字洗得发亮。

 辛弃疾弯腰掬起一捧水,看见水中映出眼前欣欣向荣的景象,又忽然想起自己隐居的带湖庄园中的春色,便低声吟道:“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

 水流漫过荒滩时,薛安都忽然指着水中漂浮的陶片,那上面的 “永和九年” 刻痕在阳光下忽明忽暗。

 中年人想起年轻时在黄河边见过的归帆,忽然跪倒在地,用手捧水饮下,泪水混着水渍滑落:“将军,这水甜过我家乡的汾河水!”

 辛弃疾望着蔓延开的水泽,见无数细小的气泡从泥土中冒出,恰似无数破土的新芽。

 他将佩剑插在断碑旁,剑穗上的铜铃在风中轻响,惊起一对掠过水面的白鹭。

 而远处的流民们已挥起锄头,在湿润的土地上划出第一道犁痕,惊飞的麻雀群中,有几只正衔着芍陂的水草,飞往新垦的田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