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淮泗烽烟起(第2页)

 濉口码头的芦苇荡足有千亩,薛安都已率百余名游骑列阵。这位想要在辛弃疾手下建功立业的南归将领,此刻头戴熟铜盔,盔檐下的五官如蚯蚓般扭曲,手中马槊挑着一面残破的北魏 “龙骧将军” 旗。

 旗面染着的血渍,正是去年彭城之战中,他单骑冲阵南归时溅到上面的。

 魏骑的马蹄声如雷,踏碎晨雾时,为首骑士挥舞的黑色战旗上,狼头纹被血渍染得发暗,恰似《山海经》中 “穷奇食蛊” 的恶兽。

 “辛将军来得正好!” 薛安都猛地拔刀,刀身映出魏骑逼近的身影,刀刃缺口处嵌着半枚魏兵牙骨 —— 那是元嘉二十七年滑台败退后,他率南归之人夜袭魏营时留下的。“这杆旗是去年在彭城抢的,旗主烧了大家二百亩桑田,恰如《诗经》‘蜉蝣之羽,衣裳楚楚’,一样是没法阻挡我们的冲阵,魏虏徒有其表!”

 辛弃疾勒住战马,目光扫过魏骑阵型:前军五十骑为锥,中阵两百骑如雁,后队五十骑押阵,正是鲜卑 “破坚阵”,与《三国志》记载的 “并州骑阵” 如出一辙。

 他忽然笑了,指节叩击马鞍上的青铜兽面,那兽面纹饰似与其偶像霍去病墓前的 “马踏匈奴” 石雕同源。

 “薛校尉可还记得《吴子?应变》中‘敌若绝水,半渡而击’?他们想夺铁料,必走水路。你率五十骑绕至芦苇荡东侧,待我军诱敌深入时,断其退路,此乃韩信‘背水一战’之变;其余人随我佯退,引他们靠近敌台箭窗 —— 记住,箭镞要淬冶山硫磺,学诸葛武侯‘火烧藤甲兵’之法。”

 战鼓骤响,如沉雷滚过濉水。

 魏骑前锋冲入码头,马蹄踏碎去年的战骨,惊起一群白鹭,白鹭翅尖掠过水面时,竟现出 “乘白鼋兮逐文鱼” 的意象。

 辛弃疾故意令旌旗东摇西摆,游骑佯装不敌,向敌台方向且战且退,马蹄在泥滩上踏出的脚印,竟与此地去年北伐失败后的败军轨迹暗合。

 魏骑主将见状狂笑,马槊指向敌台:“南朝鼠辈,果然如丧家之犬!给我追,夺了铁料便放火烧台,让他们尝尝‘黑槊烧营’的滋味!”

 然而,当魏骑冲至敌台百步之内时,台顶突然响起梆子声。

 数十名弩手从箭窗中探出身,皆着犀牛皮甲,臂套上刻着 “元嘉七年” 字样 —— 那是檀道济旧部遗物,甲片排列正是效仿汉代 “重甲军” 的 “六重札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