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秤星映人心,驼铃满长街(第2页)

 

没成想他舞刀弄枪的手指拨弄算珠,却比胡商自己算得还快,胡商拍着他的肩甲大笑:“你这南蛮,比我们平城的账房算的还快!”

 

交易区里,摊位已经不够用了。

 

临时搭起的帆布棚下,柔然人的马群挨着南朝的茶篓,高车人的铜匠正帮吐谷浑人修玉簪,火星溅在吐谷浑人的虎皮袍上,竟引不出半分惊慌。

 

最惹眼的是个远行而来的大食商人,他的驼队驮着两箱琉璃,映出各族人的脸,惹得孩童们围着转圈。

 

“将军快看!” 拨弄完算盘的薛安都指着折中处,那里排着队,却没人争吵 —— 老吏正用标准斗给乌洛侯人量粟米,旁边站着个北魏商人,主动帮着数铜钱,他的算盘上还沾着南朝的茶渍。

 

突然,旁边一阵嘈杂声响起。

 

一位大宋商贾发现高车人给的铜斧分量不足,刚要理论,高车首领就把斧柄卸了,指着里面的铅块骂道:“哪个浑蛋干的!”

 

带头的高车首领立刻从货堆里挑了把最重的铜斧赔给布商,还砍下块骆驼肉当赔罪礼。

大宋商贾反倒不好意思,回赠了两匹细布:“下次给我打套农具,按市价算。”

 

辛弃疾走到鲜卑商人的摊位前,见他正给一个大宋妇人称胡椒。

 

妇人怀里的孩子伸手去抓胡椒,被鲜卑商人笑着拦住,抓了把葡萄干塞给他:“这个甜,比胡椒好吃。”

 

妇人的丈夫是个木匠,立刻掏出把新做的木梳:“这个送你,梳你那络腮胡正合适。”

 

午后的阳光穿过帆布棚,在地上投下斑斓的光斑。

 

吐谷浑人用玉石换了南朝的宣纸,正请文人帮忙写信给远方的族人;高车人围着南朝的水车模型打转,铜匠边看边画图纸;最热闹的是酒摊,北魏的马奶酒、南朝的米酒、西域的葡萄酿摆在一起,各族商人端着碗互相敬酒,酒液洒在衣襟上,倒是分不清是谁家的美酒。

 

属官突然拉着辛弃疾去看投书箱,里面只投了三张纸:一张是感谢将军找回被盗货物的,一张是建议增加皮革摊位的,还有一张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没写字。“昨天那个乌洛侯首领说,” 属官笑道,“辛将军一定要把榷场开下去呀,他要把榷场的规矩刻在他们的神树上,让子孙都照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