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魏营定计,幼安解惑(第2页)

月光透过蒿草缝隙落在他脸上,映出眼下的青黑——连续的高强度奔袭至此,好不容易休整一天,连最勇猛的薛安都眼中还稍显疲惫,唯有辛弃疾眼中的精光比星子还亮。

“将军,魏狗真会走巨里过黄河?”

沈攸之的重剑在石头上磨得发亮,剑刃映出少年将军疲惫却兴奋的脸。

他身旁的飞虎军弓弩营正用硫磺浸泡箭头,刺鼻的气味让战马不安地刨着蹄子。

辛弃疾捡起一块燧石,火星在黑暗中一闪而逝:“这是回援最快的路线,拓跋焘吃了太多次亏,定会防备半渡而击。他以为我们会守他渡口,某偏要反其道而行。”

他指向山坳两侧的悬崖,“薛安都带百人守左翼,用滚石;宗悫的弩手藏右翼,听我号令放箭;沈攸之,你的小队负责点火,记住要等中军过半。”

薛安都突然拍了下大腿:“将军是想套用‘却月阵’的老法子?”

“不。”辛弃疾摇头,从怀中摸出一张泛黄的桑皮纸,那是他誊抄的《吴子》。

“薛将军,弟兄们,要成名将,还需熟读兵书。你看这句:‘凡行军之道,无犯进止之节,无失饮食之适,无绝人马之力。此三者,所以任其上令,任其上令,则治之所由生也。若进止不度,饮食不适,马疲人倦而不解舍,所以不任其上令,上令既废,以居则乱,以战则败’。”

“拓跋焘的大军急行军多日,人困马乏,正是‘失饮食、绝马力’之时。他们想要防着我们半渡而击,到了黄河才会警惕,这里距黄河还有二三十里地,他的大军就算再小心也会懈怠下来。我们不拦头,不截尾,专打他的中军——擒贼先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