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心照不宣时,归田意渐生(第2页)

 薛安都牵着马立在田埂旁,铁甲上的红缨被秋风扫得凌乱,他身后的亲兵捧着一套崭新的王爵朝服,玄色的缎面上绣着四爪金龙,龙睛的位置用了赤金线 —— 比亲王的规制只少一爪,却足够刺人眼目。

 “将军,兵部派的监军已过寿春。” 薛安都的声音像被寒霜冻过,“姓徐,是江尚书的门生,据说最会挑刺儿。”

 辛弃疾没有回头,只是弯腰拨开一株油菜苗,指腹捏碎土块查看湿度。

 新播的油菜刚冒芽,嫩绿色的叶尖顶着晨露,在风中轻轻颤动。“让他来。”

 他的声音混着风声,“把飞虎军的操练册、屯田账都备齐,他要查什么就给什么。”

 薛安都急得直跺脚:“可他要插手军务怎么办?昨日派去云中的细作刚传回消息,拓跋晃又在漠北蠢蠢欲动,明年开春说不定就会南下!”

 “他插不了手。” 辛弃疾直起身,袖口沾着的泥土蹭到了衣襟。

 “陛下封我为王,又让兵部直辖飞虎军,就是既要用我,又要防我。这徐监军,不过是双盯着我的眼睛。”

 他接过朝服,随手搭在田埂的草垛上,龙纹在枯黄的草叶间显得有些滑稽,“这衣裳,怕是穿不了几次。”

 三日后,徐监军的仪仗抵达盱眙。

 银鞍白马的队伍在青石板路上敲出清脆的声响,为首的官员穿着绯色官袍,腰间玉带的品级比薛安都还高。

 他对着城楼下的辛弃疾拱手时,目光先落在那套随意搭在垛口的王爵朝服上,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

 “辛王爷镇守淮西,劳苦功高。” 徐监军的声音带着江南口音的软糯。

 “下官奉旨来协理军务,往后还要仰仗王爷提携。”

 辛弃疾陪着他检阅飞虎军时,看着士兵们演练 “却月阵”。

 宗悫的弓弩营射出的箭簇精准地穿透靶心,沈攸之的攻坚队用重剑劈开三层木盾,可徐监军只是捻着胡须点头,评语却都是 “尚可”、“需再练”。

 “王爷的兵法,果然名不虚传。” 他忽然指着最前排的一个少年兵,“只是这娃娃兵怕是未满十六吧?按军律,恐不合规吧。”

 那是今年州来之战后补入的新兵,此刻脸涨得通红,握着环首刀的手微微发抖。

 辛弃疾刚要开口,薛安都已按捺不住:“徐大人!这娃子上周刚劈死过一个魏骑斥候!”

 “军律就是军律。” 徐监军慢条斯理地翻着花名册,“下官会把此事写进密折,呈给陛下定夺。”

 当晚,辛弃疾在王府设宴。

 徐监军盯着满桌的粗瓷碗 —— 里面盛着新米熬的粥、腌菜、煮豆,唯一的荤腥是盘烤野兔,还是薛安都傍晚猎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