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稍歇奔忻州,襄阳战势缓(第2页)
“秃发树机能?” 辛弃疾指尖叩击井沿,“似乎在哪部史策见过。。。”
“《晋书》有载,” 刘勔补充道,“此人与乞伏千年不同,虽为鲜卑,却善抚汉民,后来被降晋部将刺杀。据说其麾下亲兵,能披甲三日不卸,弓马娴熟远胜寻常胡骑。”
薛安都嚼着干饼走进来,饼屑簌簌落在甲胄上:“治军严未必是坏事。只是这城墙看着结实,好在咱们的战马还能在山道通行。”
“正因如此,才不能强攻。” 辛弃疾指向舆图角落一条细如发丝的标记,“此路可绕至北门,是全城防御最薄弱处。姑且定计照旧扮作北魏兵混进城内,外围设三处伏兵,这次务必做到片甲不留。”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众人瞬间戒备,薛安都拔刀欲出,却被辛弃疾按住手腕:“听这蹄声,不像魏骑。”
烟尘中,一名自邢州经阳泉赶来的留守济南的屯田兵卒滚鞍下马,见到驿站外的飞虎旗,先是一愣,随即踉跄着跪倒:“元帅!建康急报!”
辛弃疾展开帛书,眉眼渐舒。
信上字迹潦草却清晰:“襄阳战事缓和,拓跋焘分兵回援,申恬袭扰粮道得手,萧道成水师牵制拓跋翰,建康安稳。”
“太好了!” 沈攸之抚掌轻笑,剑穗上的红缨随之颤动,“这下再无后顾之忧!”
辛弃疾将帛书递与众人传阅,对这名信使道:“劳烦带回回信,告知陛下,我军进展顺利,不日光复整个北方便可回师。”
待信使策马远去,他收敛笑容,“拓跋焘狡诈,定会察觉异常,时不我待,咱们须在今夜抵达忻州城外。”
队伍再度启程时,山风里多了几分轻松。
伤兵哼起江南小调,断了弦的弓箭被当作乐器敲击,连沈攸之紧绷的嘴角也柔和了些许。
那名执意跟随的伤兵,此刻已能拄着长矛跨坐在马鞍之上,念叨着以后要给家乡的儿子讲述这次转战数千里的奇袭。
暮色四合时,忻州城终于在视野中浮现。
城墙高耸如黛,城头火把连成蜿蜒的火龙,巡逻兵甲叶碰撞声随风飘来,显然比阳泉守备森严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