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广场劝降,再启征程(第2页)


 忻州城的广场上,气氛凝重而压抑。


 百姓则好奇的站在周围,眼神中既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又有对未来的迷茫。


 广场中央,是一排排被押解而来的北魏俘虏,他们垂头丧气,失去了往日的威风。源贺也在其中,他虽然已负伤,但依然昂首挺胸,不肯向命运低头。


 辛弃疾走上前,看着源贺,说道:“源贺将军,我且问你,可曾听闻汉时赵佗之事?秦末大乱,赵佗据守南越,拥兵自重。待汉室初立,汉高刘邦并未兴兵讨伐,而是派陆贾前去劝降。赵佗权衡局势,审时度势,最终归汉称臣。自此,南越百姓免受战火涂炭,赵佗亦得以继续治理一方,名垂青史。今时今日,北魏朝政腐败,民生凋敝,将军您又何苦为将倾之大厦苦苦支撑?若归我南朝,必能保境安民,成就一番功业,恰似赵佗之举,利国利民利己。”


 言罢,见源贺眉头微蹙,若有所思,辛弃疾又朗声道:“再者,三国时期,关羽被困土山,曹操爱其才,派张辽前去劝降。关羽提出三个条件,曹操一一应允。关羽暂降曹操后,斩颜良、诛文丑,为曹操解白马之围,报答知遇之恩。后来得知刘备消息,关羽又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而去。曹操敬重关羽忠义,并未阻拦。此段佳话,流传千古。将军忠义无双,若归我朝,必能如关羽一般,受世人敬仰,施展你的抱负。”


 源贺沉默半晌,忽然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辛弃疾,说道:“辛弃疾,我说过,我源贺生是北魏的人,死是北魏的鬼。你不必再劝,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周围的百姓听到源贺的话,纷纷议论起来。


 其中一些百姓走上前,向辛弃疾求情:“辛将军,源贺将军虽然是北魏之人,但他来这里,并没有做过什么坏事,还曾帮助过我们。求将军饶他一命吧!” 其他百姓也纷纷附和:“是啊,将军,饶他一命吧!”


 辛弃疾听了百姓的话,心中有些动容。


 他看了看源贺,又看了看周围的百姓,说道:“既然百姓为你求情,我便再给你一次机会。但你若依然执迷不悟,我也不能违背军法。”


 源贺看着周围为他求情的百姓,心中也有些感动。但他的忠诚,依然不允许他背叛北魏。


 他对着百姓们拱手说道:“多谢各位乡亲为我求情,但我源贺不能做出背主之事。今日,能死在这忻州城,我亦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