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檄文定三城,平城复大同(第2页)


 “凡兵有四机:一曰气机,二曰地机,三曰事机,四曰力机,此刻马邑的死士,缺的恰是气机 —— 明知大势已去,却仍困于匹夫之勇。”


 “告诉他们,某敬重其气节,此战某接下了!”


 辛弃疾的斩马刀在阳光下划出冷弧,“明日午时,某在马邑城外的校场等他们。愿降者编入守城军,不愿降者,可佩刀决斗。某若输了,马邑归他们自治;某若赢了,便要他们看着我们如何把黑槊营的旗帜,换成‘宋’字旗。”


 薛安都急得直跺脚:“元帅何必冒险!这些胡崽子都是亡命之徒!”


 “亡命之徒?” 辛弃疾忽然指向正在搬运粮草的民夫,其中几个正是前几日还举着弯刀的北魏降兵,此刻正哼着南朝的《子夜歌》,“你看他们腰间的粟米袋,比刀更能让人心安。薛将军,该是考虑如何让那些兵痞归心的时候了。”


 次日的马邑校场,三百死士列成的方阵如一块黑铁,甲胄上的狼头吞口在阳光下闪着凶光。


 为首的百夫长举着黑槊,槊尖挑着个稻草人,上面写着 “辛弃疾” 三字,被扎得密密麻麻。


 “南蛮!敢与某决斗吗?” 百夫长的吼声震得鸦雀乱飞,他忽然扯开衣襟,露出胸口的刀疤,“这是前年某在瓜步山所留!今日便用你的血来祭我大魏之殇!”


 辛弃疾翻身下马,旧披风落在尘埃里。


 他解下腰间的斩马刀,刀身映出对方狰狞的面容:“某若胜了,你们便要学种稻。” 他指向校场边缘的田垄,那里新翻的泥土散发着湿润的气息,“明年此时,若亩产不及三石,某亲自来教。”


 黑槊如毒蛇出洞,带着呼啸声刺向心口。


 辛弃疾侧身避过,刀背顺势砸在对方的槊杆上,震得百夫长虎口开裂。


 这是他前世从《吴越春秋》“越女论剑” 中学来的 “阴阳开合” 之术,以柔克刚,恰如他经营北方的方略。


 只三合过后,百夫长的槊已被斩马刀劈出三道缺口。


 当辛弃疾的刀抵住他咽喉时,他忽然嘶吼着掷出槊:“我降!但你要答应,让弟兄们还能握刀 —— 哪怕只是镰刀!”


 辛弃疾收刀入鞘时,阳光正好落在校场的田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