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大明湖畔结红绳,含章殿内起雷霆

十日后,济南城。

 今日的骄阳格外清亮,大明湖畔的柳条已抽芽,被火红的大灯笼一照,映得人们心中暖融融的。

 百姓们自发提着剪刀、红布赶来,有的帮着搭喜棚,有的给飞虎军缝嫁衣,连卖胡饼的张老汉都把摊子挪到了飞虎军联排屋舍的门口,喊着 “今日胡饼管够,给辛元帅的弟兄们添喜”。

 辛弃疾穿着一身干净的素色锦袍,正帮着薛安都整理腰带。

 薛安都难得褪去铁甲,换上了新做的青布长衫,却总觉得浑身不自在,手不自觉地往腰间摸 —— 那里平日里挂着短斧,此刻却系着红绸带。

 “你这模样,倒像是个刚入营的新兵。”

 辛弃疾笑着拍了拍他的肩,“今日是你的大喜日子,别总想着舞刀弄枪。《诗经》云‘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往后有了家室,更要懂‘止戈为武’的道理。”

 薛安都挠了挠头,黝黑的脸上泛起红光:“元帅说的是!末将的媳妇说了,等婚后她就跟着我学种稻,以后,她也要帮着我种地!”

 不远处,做为飞虎军少有已结婚的沈攸之正给一对新人证婚。

 新郎是去年从北魏逃来的流民李二郎,今年刚满十八岁,手里攥着的红绸带还在发抖;新娘是济南本地的农家女,梳着双丫髻,鬓边插着两朵晒干的野菊。

 “李二郎,你可愿娶阿翠为妻,日后无论战阵凶险、岁月艰难,都与她共担风雨?” 沈攸之的声音格外郑重,重剑斜挎在身,却没了往日的肃杀,多了几分温情。

 李二郎猛地挺直腰杆,声音虽轻却坚定:“某愿意!某还要护着妻子,护着济南,护着元帅 —— 就像护着俺在北魏时被烧毁的家那样!”

 一旁的发妻忽然红了眼眶,从袖中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块绣着飞虎纹的护心符:“二郎,听斥候说朝廷又要来攻打咱们,这是俺连夜绣的,你带着它,打仗时多当心。俺在家中等你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