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大明湖畔归田亩,飞虎护境定济南(第2页)

 

辛弃疾接过茶碗,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带着淡淡的茶香。

 

他望着村口的 “济南生祠”—— 那是百姓们自发为他修建的,里面供奉着他的画像,每日都有百姓前来上香。

 

“张老哥,这生祠某早就说过不用建,你们怎么还总来上香呢?我还活着的好吧。” 辛弃疾有些无奈,却也透着几分暖意。

 

张老汉笑着摆手:“辛元帅,您可是俺们济南的救星。当年拓跋焘的铁骑要是过来,俺们这些百姓早就家破人亡了。您不仅救了俺们,还教俺们种稻、织布,这生祠,俺们不仅要建,还要让子孙后代都记得您的恩情!”

 

回到村内时,宗悫和刘勔正带着几个士兵在村口的空地上教孩子们练武。

 

孩子们拿着木刀木枪,学得有模有样,其中一个虎头虎脑的孩子,正是范氏给辛弃疾生的三儿子辛铁柱。

 

“辛元帅,您回来了!” 两人笑着迎上来,“这些孩子都想当飞虎军,说要跟您一样,打跑胡骑,守护济南。”

 

辛弃疾弯腰摸了摸辛铁柱的头,问道:“铁柱,你告诉爹爹为什么想当飞虎军?”

 

辛铁柱挺起小胸脯,大声说:“爹爹,爹爹,大家都说你是大英雄,我要跟你一样,保护济南,保护兄弟姐妹!”

 

 

辛弃疾哈哈一笑,忽然想起《论语》“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的句子。

 

如今济南的百姓安居乐业,孩子们心怀壮志,这不就是他当年打仗的初心吗?

 

夜色渐深,薛安都煮好了兔肉,众人围坐在院子里,喝着米酒,聊着往事。

 

薛安都说起平城之战时的惊险,沈攸之说起马鞍山设伏的巧妙,李二郎说起发妻绣的护心符,气氛热闹而温馨。

 

“辛元帅,昨日斥候来报,北面柔然高车等无异动,朝堂方面也很安稳,没什么动静,想来都是被咱们飞虎军打怕了。”

 

沈攸之喝了口米酒,语气中满是自豪,“咱们在济南周边的山岗上都设了哨卡,只要有动静,咱们立刻就能集合。”

 

辛弃疾点头,望着院外的星空,忽然想起另一个时空建炎年间在济南老家,也是这样的夜晚,父亲跟他讲岳元帅抗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