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战前意外得猛将,深夜备战抒胸臆(第2页)

 魏胜跟着李铁枪离去,辛弃疾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更有底了 —— 魏胜这样的旧宋士兵,在金军的 “签军” 里还有很多,他们本就不愿为金人卖命,只要咱们打胜这一仗,定能让更多人倒戈。

 而且,他还是终于想起来了,这个魏胜在他原来的历史上本来应该在去年举义兵攻占海州,从而脱颖而出,但却不知这员大将竟流落到他的起义军大营之内,看来似乎上苍也在帮他完成他的使命。

 中午时分,营中飘起麦粥的香气。

 辛弃疾走到伙房,看到伙夫们正用大铁锅煮着粥,粟米和麦粉混在一起,冒着热气。一个伙夫看到他,连忙舀了一碗:“元帅,您尝尝,今天听您的已经加了不少粟米啦,稠得很!”

 辛弃疾接过碗,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驱散了寒意。

 他看到不远处,士卒正三三两两的围着喝粥,脸上都带着难得的笑容。

 魏胜也在其中,马全福正给他夹着一块咸菜。

 这一刻,辛弃疾忽然觉得,就算装备再差,只要兄弟们齐心,再运用好计策,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下午,辛弃疾和王世隆再次检查埋伏布置。

 营门两侧的壕沟已被帆布盖住,帆布上撒了些干草,和周围的地面融为一体;粮车整齐地排在营内通道两侧,每个粮车后都藏着两名弓弩手,手里的弓箭已搭好弦;青壮们都藏在后面的帐篷里,手里握着兵器,眼神里没有了往日的疲惫,只有兴奋和决绝。

 “都准备好了,” 王世隆望着这一切,声音有些激动,“就等金军来了!”

 辛弃疾抬头看了看天,夕阳正慢慢落下,把天空染成一片暗红,像战场上飘洒的鲜血。

 他想起李牧当年在雁门,等了数年才等到破匈奴的机会,如今他们的机会,也很快就要来到了。

 “通知下去,入夜后加强戒备,金军说不定今夜就会来,也可能是明天也可能是后天 —— 不管什么时候,咱们都得随时准备好战斗!”

 夜幕降临,营内的灯火渐渐亮起,稀稀拉拉的,故意显得冷清,像一支毫无防备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