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残阳染血祭忠魂,篝火传歌誓抗金(第3页)
这时,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歌声,苍凉却有力,顺着风飘进来:“胡骑踏我田,汉儿血未干;刀劈金狗头,马踏济州关!”
魏胜掀帘进来,脸上满是兴奋:“元帅!弟兄们都在唱您编的歌,您快去听听!”
辛弃疾跟着他走出帐外,只见营内的篝火连成一片,士兵们围着篝火,有的拍着大腿打节拍,有的举着麦饼跟着唱,连那些新加入的签军,也跟着小声哼哼着。
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兵,脸上还带着伤,却唱得格外响亮,手里的短刀随着节奏轻轻晃动。
“元帅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士兵们纷纷回头,歌声渐渐停了,却响起一阵欢呼。
辛弃疾走到篝火旁,一个老兵递来一碗热粥,粥里还卧着半个麦饼:“元帅,您快尝尝,伙房特意多煮了些。”
辛弃疾接过粥,暖意顺着碗底传到掌心。
他望着眼前的兄弟们——马全福找了几个士兵掰手腕,脸憋得通红;李铁枪在教少年兵握刀的姿势,动作笨拙却认真;王世隆则在和魏胜讨论明天的计划——这些人,都是他的兄弟,是抗金的希望。
“兄弟们,”辛弃疾举起碗,声音里带着笑意。
“今日的胜利,只是开始。明天可能还要流血,还要拼命,但只要咱们齐心,就没有打不赢的仗,没有赶不走的敌人!”他顿了顿,把碗里的粥一饮而尽,“来,咱们接着唱——”
“胡骑踏我田,汉儿血未干!”辛弃疾的声音率先响起,带着军人的豪迈。
“刀劈金狗头,马踏济州关!”士兵们跟着合唱,歌声震得篝火火星四溅,传到很远的地方,像一道宣言,刻在绍兴三十二年正月的寒夜里。
夜深了,歌声渐渐平息,只有哨兵的脚步声和寒风的呼啸。
辛弃疾回到帐中,铺开舆图,就着油灯的光,在济州城旁画了个圈,用炭笔写上“诈营”二字。
笔尖划过纸页的声响,在寂静的帐中格外清晰——完颜齐,咱们的账,才刚刚开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