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紫宸殿内陈战绩,临安街头颂英雄(第2页)
“臣在采石矶与金军交战,深知金军虽败,仍有主力盘踞山东。辛弃疾义军虽勇,却缺甲少粮,若不及时支援,恐难抵金军反扑。且辛弃疾‘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朝廷若能雪中送炭,必能让北方忠义之士纷纷归附,陛下,此乃北伐之良机也!”
虞允文的话刚落,参知政事陈康伯也点头附和:“虞尚书说得是。臣近日收到山东密报,说辛弃疾在济州义军大营安抚流民、开垦屯田,连女真俘虏都愿为其所用。如此能文能武之将,朝廷当重用才是。”
赵构坐在龙椅上,听着群臣争论,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
他想起建炎年间的颠沛流离,想起岳飞所谓的“迎回二圣”、“莫须有”含冤而死,心里矛盾得很 —— 既想靠义军收复失地,又怕义军势力过大,重蹈 “武人专权” 的覆辙。
他沉默片刻,终于开口:“诸位卿家所言皆有道理。辛弃疾忠义可嘉,朕心甚慰。着即授辛弃疾天平军节度使,知东平府兼节制京东、河北路忠义兵马,赏黄金百两、锦缎千匹。至于援军。。。 待秋收后,再议不迟。”
“陛下!” 张浚还想再劝,却被赵构抬手制止:“张枢密,朕知你心忧北伐。然朝廷诸事繁杂,需循序渐进。先让辛弃疾稳住山东,亦是大功一件。”
李林、王义等人站在阶下,听到 “无援军” 三个字,心里瞬间凉了半截。
王义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嵌进肉里 —— 他想起济州大营的弟兄们还在等着援军,等着一起杀向北方,却没想到朝廷只给了些无用的官职还有些许赏赐。
散朝后,李林等人走出紫宸殿,阳光洒在身上,却暖不了他们此刻的心情。
虞允文追了上来,递给李林一封书信:“李将军,这是给辛弃疾的信。烦你转交给他,告诉他,朝廷虽暂未派援军,但若有急难,可遣人来见我,我必在朝堂上为他力争。”
李林接过书信,心里一暖:“多谢虞大人!某定将大人的心意转达给辛元帅!”
虞允文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辛弃疾是难得的帅才,只是。。。 你们在山东,凡事需多靠自己。若有一日,朝廷真要北伐,他定是栋梁之材。”
离开皇宫,李林等人刚走到临安的御街,就被一阵喧闹声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