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吴拱固防山东地,赵构夜授帝王术(第2页)

 贾瑞站在济州城头,望着远去的队伍,心里满是坚定 —— 有这样的将士和百姓,济州定能守住。

 与此同时,临安的深宫深夜,烛火在殿内摇曳。

 赵构穿着一身便服,坐在椅子上,手里捧着一杯冷茶,目光落在窗外的月色里。

 宋孝宗站在他面前,脸上带着疑惑:“父皇,今日召儿臣来,可是有要事吩咐?”

 赵构转过身,目光扫过宋孝宗,声音带着几分苍老却依旧锐利:“昚儿,你以为,接到辛卿的计划后,朕为何在上朝前暗示你,让你派吴拱去支援山东?”

 宋孝宗愣了愣,答道:“儿臣以为,是因吴拱善战,能助辛弃疾守住济州,为奇袭汴梁稳住后路。”

 赵构冷笑一声,放下茶杯,茶杯与案几碰撞发出清脆声响。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辛弃疾的义军,虽打着抗金旗号,可麾下多是归正人,包括他自己 —— 这些人早年曾仕金,如今虽归宋,却未必真心归附。如今辛弃疾威望日高,若让他拿下汴梁,声望更盛,将来恐难节制。”

 宋孝宗眉头微蹙:“父皇,辛弃疾忠勇可嘉,且主动让朝廷驻军山东,足见其并无私心。”

 “无私心?” 赵构站起身,走到宋孝宗身边,手指点了点案上的舆图。

 “他若无私心,为何不将义军编入朝廷禁军?为何山东、河北的政务,还是由义军亲信掌控?昚儿,你记住,皇权之道,在于平衡。那吴家军在陕西经营多年,吴璘、吴拱等将威望甚高,陕西军民只知吴家,却不知朝廷 —— 这难道不可怕?”

 宋孝宗沉默了,这些深层的权谋他还是考虑的少了一点。

 赵构继续道:“朕当初让吴拱去中路军,现在又让吴拱去山东,一来是让他支援义军,二来是让他制衡辛弃疾 —— 吴家军与义军都是武将势力,让他们共处山东,若辛弃疾威望过高,吴拱自然会制衡;若吴家军想扩张,义军也能牵制。如此一来,无论是那归正人还是吴家军,都无法威胁皇权。”

 他拿起案上的茶杯,递给宋孝宗:“你是大宋的皇帝,不是义军的元帅,也不是吴家的家主。你的眼里,不能只有抗金,更要有皇权的稳固。今日让你派吴拱,明日或许要让你调辛弃疾,这都是帝王之术。若不能平衡各方势力,就算收复中原,将来也会重蹈晚唐藩镇割据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