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夜袭汴梁守兵懈,宜生尽忠被俘获

而此时的汴梁城内,城南的都部署衙署里,施宜生正坐在案前,手里握着笔,却因风疾发作,手指不停颤抖,墨汁在纸上带起一团黑渍。

 他今年已年过古稀,鬓发全白,海陵王虽因他出使南宋时泄露金军南下的机密而免了他翰林学士的职,却在去年他得风疾后,让他来汴梁医治,顺便辅佐完颜彀英。这也被好事者误传为被海陵王杀害。

 此刻他穿着一身淡紫色官服,领口和袖口都磨出了毛边,却依旧整齐。

 “大人,该歇息了。” 守将走进来,手里捧着一碗汤药,“元帅出征前说了,城防有咱们盯着,您安心养病就行。”

 施宜生接过汤药,温热的药汁滑过喉咙,带着苦涩的味道。

 他摇摇头,目光落在案上的城防图:“不行,完颜彀英太过轻敌,总说义军不敢来偷袭。你看这西门,守军才五百人,还多是老弱,若义军真来,如何抵挡?”

 守将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大人多虑了。汴梁是大金的南京,城墙高五丈,护城河宽三丈,义军就算来了,也攻不进来。再说,元帅带五万精锐去奔袭济州,义军主力都在河北,哪有功夫来偷袭汴梁?”

 施宜生放下药碗,咳嗽了几声,脸色更显苍白:“当年我出使南朝,见他们水师精锐,这义军又善诡计,不可不防啊。。。”

 话未说完,又一阵咳嗽袭来,他只能挥挥手让守将退下,独自望着窗外的夜色,心里满是不安。

 黄河渡口,士兵们靠在芦苇丛中休息,有的握着兵器,有的枕着盾牌,呼吸渐渐均匀。

 辛弃疾站在高处,望着汴梁的方向 —— 那里曾是大宋的故都,今夜,他们要将它从金军手中夺回。

 李宝走到他身边,轻声道:“辛元帅放心,水师已备好五十艘哨船,夜里先搭浮桥,保证大军顺利通过护城河。”

 辛弃疾点头,握紧了腰间的横刀,夏日的夜风吹过,刀鞘上的划痕嗡鸣声响起,像是耿元帅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突袭,奏响序曲。。。

 汴梁城的夏夜,蝉鸣在残破的宫墙间回荡,与城头上金军士兵的鼾声交织在一起。

 城南的护城河泛着暗绿色的水光,岸边的芦苇丛里,几只青蛙不时发出 “呱呱” 的叫声,掩盖了远处黄河渡口的动静。

 施宜生披着一件薄披风,拄着拐杖,缓缓走上西门城楼 —— 他虽有风疾,却仍坚持夜间巡视,白日里守将的话让他始终放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