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需持续探索与创新精神(第2页)
地理老师的话语引起了权三金的深思。他回想起自己曾经对海陆变迁的疑惑,如今随着学习的深入,这些疑惑逐渐得到了解答。他意识到,科学的探索之路就是这样,不断提出问题,不断寻找答案,而每一次的解答都会带来新的认识和启发。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有三:1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2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3若将这两块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它们就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
“请各位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59-60页,想一想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过程,想好之后举手回答这个问题!”
权三金迅速翻开课本,仔细阅读着关于大陆漂移假说的内容。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的渴望。随着阅读的深入,他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那个时代,亲身经历了科学家们从疑惑到探索,再到最终得出结论的整个过程。
权三金思考着,如果大陆真的曾经是一个整体,那么它们是如何分离的呢?地壳运动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才能使得如此庞大的陆地板块发生漂移?这些问题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权三金,让他无法自拔。
当权三金再次抬起头时,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他自信地举起手,等待着老师的提问。地理老师看到权三金积极举手,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他起来回答问题。
“权三金同学,请你来说说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过程。”
权三金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开始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大陆漂移假说最早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他通过观察世界地图,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这些观察结果让他产生了疑问,于是他开始深入研究,最终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他认为,地球上的大陆曾经是一个整体,后来由于地壳运动的力量,逐渐漂移分离,形成了现在的海陆轮廓。”
说完,权三金满意地坐下了。他的回答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和赞许。这一刻,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相信,只要不断努力学习和探索,他一定能够揭开更多地理奥秘,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老师来简单的总结一下权三金同学所说的《大陆漂移说》的内容: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而大陆漂移说的证据则是古气候学和古生物学的资料。例如,在南半球各大陆上,都发现有中三叠纪时期的陆生爬行动物化石,说明这些大陆当时是在一起的;又如,南极洲上有煤层,说明南极洲曾位于纬度较低的地区,温暖湿润,能生长繁茂的森林,后来才漂移到高纬度地区,变成冰雪覆盖的大陆。这些证据都支持了大陆漂移说的理论,揭示了地壳运动和海陆变迁的奥秘。”
“老师讲完接下来老师来讲讲这最后一个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请你们自主阅读课本p61-62页,熟悉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权三金再次翻开课本,认真阅读着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随着阅读的深入,他逐渐理解了板块构造学说的核心思想,即地球的外壳被分割成若干个大小不同的板块,这些板块在地球内部力量的作用下,不断发生缓慢的移动和碰撞,从而形成了地球上海陆变迁和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
权三金思考着,板块构造学说不仅解释了地壳运动的奥秘,还为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他意识到,地理学不仅是一门探索自然奥秘的学科,更是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